莫謙兵臨城下,連正式的攻城都還沒發起,城內的守軍就主動開啟城門投降獻城了。

帶頭投降的是清江縣的衙役,他們都是清江本地人,一家老小全在城裡,他們可不會傻到要跟著官老爺一塊去死。

一群官老爺還在府衙上商議到底殉不殉國時,他們就主動開啟了城門,放義軍進城了。

莫謙不費吹灰之力就把臨江府就給拿下了,胡永清等一幫官員是一個都沒跑掉,全部被堵在了府衙之中,被義軍給活捉了。

莫謙來到府衙,看著被繩子綁著跪在堂下的四名官員,他踱步上到胡永清之前的主位上坐下。

林時錦和王家泰嚇的瑟瑟發抖,連頭都沒敢抬起來看,只看到一雙腳走著上去坐在了之前府尊坐的位置上。

胡永清比他兩人膽子稍微大一點,他偷偷的抬頭瞄了一眼莫謙,當發現莫謙如此年輕之後,頓時感覺有些驚訝。

府衙官員中只有胡來相沒有害怕,他抬頭挺胸的站在堂下,用鄙夷的目光盯著莫謙看。

莫謙也發現此人,他問胡來相道:“閣下是何人?官巨何位?”

胡來相用極為不屑的語氣回答道:“呸,你一區區反賊,哪有資格問我這忠臣之名!”

堂下諸將一看胡來相居然敢辱罵自己的大帥,頓時齊刷刷的抽刀出鞘。

“大膽,你敢罵俺們大帥,你活的不耐煩了!”剛剛升任二營二旅參將的易九刷的一下便把刀架在了胡來相的脖子上。

沒想到胡來相在看到易九的快刀後,居然不害怕,反而哈哈大笑道:“有本事就給我來個痛快!”

易九最聽不得有人說莫謙壞話,一聽這話哪裡忍得住,他揪住胡來相的衣領就打算把他脖子給抹了。

此時旁邊跪著的胡永清三人是嚇得面色全無,一個個生怕下一刻刀就架在他們脖子上。

就在易九快要動刀之時,莫謙出口止住了他。

“九哥,我不是說了入城後不妄殺一人麼,還不退下!”

易九為難的看了一眼莫謙,有些難以接受的說道:“大帥,他罵您是賊!”

莫謙笑道:“他罵的本來就沒錯,我現在可不就是一反賊,人家又沒罵錯,你先把刀放下,等我問完再說。”

易九沒轍,只能放下手上的軍刀,然後惡狠狠的瞪了胡來相一眼。

莫謙最欣賞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聰明肯幹有能力的,一種就是忠義之人。

造反也半年多了,他見過許多貪官汙吏,但是也認識了曹國祺程之敦這種治理地方的能臣。

在攻打安福時,知縣郭橋不願投降他,死後莫謙也給了郭橋厚葬,畢竟在這種年代,能做個忠臣,他莫謙還是較為敬重的。

只要不是以後那些會投降滿清的漢奸,他是能招攬一個就留一個,也算是少造殺孽了。

莫謙看著胡來相,問他說:“你是臨江推官胡來相吧?”

胡來相見他已經知道自己身份,見沒啥可藏的,便不卑不亢的回答說:“我就是胡來相!”

“是何出身?”

“崇禎三年舉人。”

莫謙點了點頭說道:“一個舉人才屈居七品推官之位,我聽說,你們臨江府的五品同知和六品通判都是貢生官生出身啊,怎麼你這個舉人出身的,還位居他倆之下啊?”

胡來相一聽這話不禁有些來氣,臨江府這些同僚,除了清江知縣粱士濟是進士出身外,其餘哪個不都是舉人出身。

連知府胡永清都是舉人出身,新淦新喻兩縣的知縣也是舉人,倒是在他們之上的同知和通判兩人,卻是兩個讀書的草包。

胡來相心裡比誰都門清他的這些上官是群什麼貨色,都是些治理無方擾民有術的人渣。

就說這通判王家泰,根本不是什麼好鳥,這廝花了幾千兩銀子買了臨江府通判這一官職,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撈錢。

臨江府內有著整個大明最大的藥材基地,全大明一半的中藥都在臨江府的樟樹鎮,全國的藥材商人每天在樟樹南來北往的不知多少。

王家泰這廝,花了大價錢買了這個官,掌管全府的糧鹽都鋪,他跟知府胡永清狼狽為奸,夥同同知林時錦這個官生,三人在臨江府大肆荼毒藥材商戶,搞的商戶們是怨聲載道。

胡來相早就對這三人心生不滿了,只可惜他官職低微,打上去的報告如泥入大海,根本一點水花都沒濺起來。

久而久之,胡來相就對臨江這腐敗官場產生了厭倦,剛好莫謙領兵來攻,胡來相干脆就想拉著這三個貪官汙吏自殺殉國,也給自己留個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