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兵進臨江(第2/2頁)
章節報錯
泰和臨近南贛地區,百姓們土匪流寇沒少見,但是像義軍這樣造反的軍隊,那還真是頭一回見。
幫著百姓種田不說,還帶著部隊去開墾荒地種菜,這樣造反的軍隊,來十萬也不怕啊!
泰和擁兵七千之數,搞得龍泉和萬安兩縣每日都惶恐不安。
萬安知縣蔣文運膽子最小,在得知泰和有七千大軍後,嚇得又馬上徵召了一千鄉勇,這一下子萬安的鄉紳地主們不幹了。
蔣知縣前面說要募集鄉勇兩千他們忍了,後面又要兩千,他們又出了錢糧。
現在還要再募集兩千,鄉紳們說啥也不幹了,再有家底也禁不住蔣知縣這樣嚯嚯啊。
鄉紳們集體找到了蔣文運,又是哭窮又是耍賴的,死活就是不出錢。
蔣文運好說歹說,最終把招募的數量降到一千,這才把這群鄉紳地主給搞定了。
就在蔣文運摩拳擦掌惴惴不安的等著盧照領兵來攻的時候,在外探查訊息的探子回來報告說義軍沒出兵,而是脫了戰甲下田插秧去了。
這一手操作整的蔣文運有點蒙,他心想:“當兵的不來打仗,反而扛著鋤頭去插秧,這還是當兵乾的事?”
不過義軍不來攻他,他蔣文運也樂得清閒,起碼他這萬安縣還能保住,他這個知縣還能繼續當得下去。
至於龍泉知縣劉汝諤,則更加震驚了,他都號召百姓準備死守龍泉,跟反賊拼個你死我活了。
結果反賊居然不發兵來打他,反而還搞起了屯田。
劉汝諤全縣戒嚴,不許百姓外出,可是百姓也得吃飯種田啊。
有些百姓忍不住了,紛紛跑回了家裡,把褲腿一紮就下了田,拿著秧苗就開始插起來。
劉汝諤攔不住百姓想要種田的心思,無奈之下只能開啟城門,放百姓外出務農。
不過好在義軍也沒打算攻他的龍泉縣,義軍將士甚至還主動扛著曲轅犁,牽著黃牛來幫龍泉的百姓的耕田。
自泰和被攻陷之後,龍泉百姓就不敢隨意出城了,導致春耕都來不及,水田都沒時間去犁,秧苗也沒撒多少。
盧照在得知龍泉百姓的水田沒翻,秧苗短缺的情況下,居然主動帶著兩千將士挑著一擔擔的秧苗來到龍泉縣,幫助當地百姓犁田插秧。
這一幕被站在城牆上的劉汝諤是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
劉汝諤頓時有點懵了,他為人一生,做官也有不短的時間了,這樣的反賊,他還真是頭一次見,哪怕是翻遍史書,也找不出一支這樣的反賊隊伍來啊!
盧照在泰和這邊搞春耕搞的有聲有色的,北邊在新淦的莫謙也沒閒著。
他可沒工夫帶著大部隊去種田,他直接率領二營的一萬將士直接從新淦出發北上,早晨出發,當天傍晚便抵達臨江府府城清江縣外。
此時的清江縣早已陷入一片惶恐之中。
知府胡永清,同知林時錦,通判王家泰和推官胡來相四人躲在府衙裡是瑟瑟發抖。
清江知縣粱士濟前幾日就回到了清江縣中,不過他自從回來後便一病不起,現在正躺在縣衙裡養病呢。
粱士濟帶去的三千鄉勇是一個沒落的全被反賊給收了,現在清江縣裡根本無兵可用,僅有四五十號衙役和三十官兵。
這麼點人,連人家大軍的零頭都趕不上。
當守城的官兵向胡永清報告說反賊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並且人數多達萬人的時候,胡永清嚇得兩條腿都直打哆嗦。
他強忍住心中的懼意問自己的幾位下屬道:“諸位,反賊兵臨城下,而今府城無兵可用,這可如何是好啊?”
幾名下屬這時候哪裡還有什麼想法,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怎麼樣才能保證自己不死。
林時錦是福建人,他的學問連秀才都不如,若不是託他爹的福弄了個官生出身,他連官都做不了。
至於通判王家泰就更差了,他不過是一貢生出身,他這通判是家裡花銀子買來的。
只有推官胡來相是憑科舉考上來的官員,胡來相見三人那害怕的模樣,不禁心中極為蔑視。
他冷冷說道:“三位大人,清江根本無險可守,反賊怕是馬上就要破城了,諸位還不如趕緊準備一把利劍,等到城破之時,跟我一塊殉國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