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官府大軍便開始集合,知府田有年自領征討正使,其餘三位縣令分別為副使。

宜春鄉紳也都紛紛出錢出力,其中袁業泗,潘士聞兩家出的最多。

袁業泗出糧兩千石,集合鄉勇五十人隨同官軍出征。

潘士聞出糧一千五百石,家丁三十人,也隨同官軍出征。

這倆家都是袁州府的大族,在袁州鄉紳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早在崇禎三年及崇禎四年時,永新的流寇兵進袁州府,兩家是出錢又出糧,協助官府抵抗流寇。

當時的袁州知府正是田有年,擊退流寇之後,田有年為了報答兩家,把兩家的子弟皆舉薦出仕。

袁業泗的大兒子袁耀輝被舉薦到湖廣地區任推官。

潘士聞的二兒子潘忠傑則調往廣東任縣丞。

這次田有年又要出兵剿匪了,兩家也是毫不猶豫的出錢出力,不為別的,家族裡頭可還好些讀書有功名的子弟沒地方安排呢。

只要這次剿匪成功,回頭田知府把立功名單往上一遞,什麼功名富貴不就都有了。

至於其餘鄉紳,那都是一群摳搜到極點的主,如果不是知府大人下了死命令,這幫混蛋還不願意出錢出力呢。

上午辰時末,兩千五百大軍終於在磨磨唧唧當中列隊完畢。

田有年站在校場看著這群‘氣勢洶洶’的隊伍面前,不禁心中意氣風發。

上次永新的流寇路過袁州府,他因為手中兵力不足沒敢出城剿賊,結果被巡撫謝學龍領兵三千把流寇滅了,導致自己什麼功勞都沒撈到。

但是這回不一樣了,田有年雖然把境內有反賊的事情已經上報巡撫,但是他卻在信中把莫謙的實力給縮小了。

一千多人的反賊武裝被他給縮成了不到五百,至於說府城被攻陷,三名府衙的官員被擄走這事他壓根提都沒提。

連縣令鄭秋平和衛指揮使劉世忠的死他都說是兩人貪功冒進,結果被反賊打了埋伏,陣亡而死的。

田有年在塘報中信誓旦旦的說不出七日便會把莫賊剿滅,甚至還在給巡撫的信件中說自己願意立軍令狀。

此時在田有年的心中看來,千把人馬的反賊莫問根本不可能是自己堂堂兩千五百官軍的對手。

只要自己大軍一到,反賊必然聞風而降,賊首莫問也必然被自己所擒。

田有年此刻真是信心滿滿,他簡短的舉行了一個誓師大會,宰殺了一頭牛,一隻羊,一頭肥肥之後,官軍正式出征。

這一路上真是浩浩蕩蕩,官軍綿延三四里地,前面是兩千五百鄉勇及正規軍,後面還有組織的三千負責運糧的百姓。

整個隊伍看起來威武壯觀,殺氣騰騰。

行至午時初,大軍抵達反賊窩點溫湯鎮,卻見鎮內空無一人,周圍村落百姓也是一個人影都見不著。

不多時,頭前打探的斥候前來稟報道:“大人,反賊已經堅壁清野,周圍村落百姓皆隨反賊上了明月山!”

“哼,這群鼠輩,我就知道他們怕死,他們以為躲山裡就沒事了嗎?”

周圍官吏皆言反賊膽怯,知府大人大軍一到,反賊便不戰自退了。

只有分宜知縣曹國祺不這麼認為,他對田有年道:“府尊大人,我看事有蹊蹺啊,反賊裹挾百姓上山,而明月山地勢卻十分陡峭,咱們大軍雖多,但是就是人再多也不易展開進攻啊!”

田有年哈哈一笑,說:“曹國祺你多慮了,依本府看,這莫問小兒分明是被我大軍給嚇到了,現在的他,肯定正龜縮在山裡等死呢!”

“哈哈哈哈~~~”田有年的話引得眾人一陣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