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厲兵秣馬平反賊(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州府城府衙,田有年看著手上莫謙的回信,頓時一口老血氣的差點就吐了出來。
“真是豈有此理,這莫賊莫非欺我官府無人乎?”
程之敦接過信件一看,發現莫謙居然在信中譏諷田有年,還說官府拿銀錢贖官員又不是第一回。
早在崇禎元年四月,贛州府安遠縣遭遇流寇蘇丫婆,囊計等賊,賊寇率眾數千人攻破安遠縣城,將縣城擄掠一空,綁走知縣沈堯封。
最後安遠縣城的鄉紳富豪一起集資,花了三千兩銀子才把縣令給贖回來。(此故事記載於江西通志。)
莫謙在信中說,反正官府用錢贖人已經不是頭一回發生了,既然有前車之鑑,這次拿點銀錢和糧食換一個六品通判和七品推官,這買賣可比安遠縣一個縣令的生意划算得多。
正是這信中的內容把田有年給氣的高血壓都上來了、幸虧程之敦就在旁邊,否則剛才見信的那一刻田有年怕是就得去西天見如來佛祖了。
緩過一口氣後,田有年對程之敦說道:“馬上給我傳令,讓石國柱和曹國祺明日就給帶兵趕來,本官要親手宰了這個反賊!”
程之敦知道田有年現在正在氣頭上,他只能勸道:“府尊,兩位大人集合鄉勇需要時間,如此倉促趕來,怕是人手不夠,沒有足夠的兵力,這莫賊不好剿滅啊!”
田有年當然知道這一點,只是他心裡就是氣不過莫謙寫信嘲笑他,所以才會失態。
既然程之敦已經給他找理由讓下能夠下臺,他也就就坡下驢道:“哼,便宜那個反賊了,再讓他猖獗兩三日,回頭看我怎麼收拾他!”
田有年這邊在組織兵力想要征討莫謙,莫謙此時也沒閒著。
莫謙不光把溫湯鎮及其周邊四村的田給分了,還把更遠處的七個村裡的田一塊分了。
莫謙用的辦法很簡單,帶著大隊人馬直接殺到村裡地主家,給地主兩條路走。
第一,把他全家殺了,然後把地主家的家產充公。
第二,交出家裡的良田,只留十畝地自己耕種,可保家財性命不丟。
地主看到這架勢,敢選第一條嗎?
只一天的功夫,莫謙便把七個村給完成了整合,並且把七個村的壯丁全部集合起來。
此時他的手下已經有壯丁一千兩百多人,這些人都是村裡的壯勞力,平均年齡僅有二十五六。
莫謙帶領周邊鄉民,幫助七個村的村民完成搶收。
在搶收完田裡的稻穀給百姓分完田後,莫謙馬上組織百姓把家中的東西全部搬往明月山上。
根據他的情報,田有年已經派人前往萬載分宜兩縣去叫援兵,相信不過幾日田有年就要帶著官軍攻來。
溫湯鎮無險可守,想要活命,唯一的辦法便是把百姓全部遷入明月山中。
莫謙把溫湯鎮外加十一個村的村民全部遷入山中,除了那一千兩百人的壯丁,剩下的百姓一律上山,不許在外逗留。
百姓們也知道莫大王攻佔了府城,還殺了朝廷命官,朝廷肯定很快就會派兵前來攻打。
為了保命,百姓們只能忍痛帶著家中的生活用品跟隨大部隊一塊上山。
幸虧明月山面積足夠大,而且還有山泉水,否則這麼多人生活都成問題。
莫謙派了兩個小隊,每隊一百人,分別由易九和易成桂率領,把守上山的兩條道路。
一條上山的道路在山腳西北面,另外一條上山的道路則在山的東邊洪江鄉。
想要上明月山,目前只有這兩條路可行,其他地方上山根本無路可走,除非用爬的,不過等爬到山頂,體力也支援不了他們作戰了。
而上山的兩條道不光狹窄,而且極為陡峭,兩個人並排都施展不開。
只需要在上山的幾個隘口做好防禦工事,再派遣百十人在沿路進行阻截,官軍就是有一萬人來都起碼得攻上半個月才行。
莫謙對自己佈下的防禦陣地信心滿滿。
之所以他如此成竹在胸,最主要的還是明月山太陡峭了,在江南這種丘陵地帶,一座海拔一千七米多米的山峰,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的群山,在這種冷兵器作戰的時代,想要攻上山的難度實在太大。
如果官兵想要放火攻山的話,莫謙也早已考慮到了這一點。
只要官軍敢放火,他就馬上組織百姓從明月山往武功山轉移,大火就算燒的再快,也追不上他們。
而且他提前讓人在山裡砍了一條防火帶出來,可以有效阻隔山火來襲。
剩下的一千人由莫謙和盧照親自率領,作為主力隊伍,準備進行運動作戰,尋找戰機殲滅官軍的有生力量。
一千兩百多人的隊伍,兵器盔甲遠遠不足。
莫謙手中僅有從衛所官兵那繳獲來的三百把刀劍和三百多長槍,盾牌僅有一百個,盔甲僅五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