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道真略微沉思,然後便有了解釋,說:“乍一看似有破綻,可仔細想想,這反而是另一種相互論證的方法。你應當知曉,所謂祝融便是火神,正如共工氏那般,此乃氏族之稱,而非人名。”

我訕訕一笑,說:“這個還真不知道。”

連道真搖搖頭,說:“有機會,多看看書總是好的,可惜桃花源不是善地,否則那裡古籍眾多,可讓你細看。”

提起看書我就頭疼,連忙說:“你還是先說說為什麼兩種不同的說法可以互相論證吧。”

連道真看我一眼,說:“你還不明白?祝融是氏族之稱,而非某一個人名,而帝堯,眾所周知,乃火德之帝……”

“我明白了!”我一拍大腿,說:“你的意思是,當時的祝融就是帝堯,帝堯就是祝融!所以,天帝名麾下的火神祝融擊殺鯀,其實就是給帝堯下令!說法雖然不同,但本質卻是一樣的!”

連道真點點頭,說:“從前雖看過這些,但未曾想過這麼多。此次觀看石碑,連通古籍,才發現那時,竟隱藏如此多的秘密。由此看來,或許立碑的那位,便是禹。”

我更為吃驚,因為突然明白,之前為什麼覺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麼。

沒有錯,就是那座石碑!

二伯的筆記中,我最感興趣的那幾頁,就記載了一座未完全出土的石碑。當時他們考古挖掘一處古蹟,沒想到發現了奇異的鳥骨與類似息壤的金沙。

對了,息壤!

難道說,石碑上記載的天壤,其實就是息壤?這種可能性很大!

那這樣一來的話,我和連道真跑出來的地方,或許就是當初二伯發現怪鳥金沙的那處古蹟!

我把自己的猜測告訴連道真,他想了想,便對我的推斷表示贊同,說:“的確有非常大的可能,也只有發現如此奇異事物的地方,才會被保護的這麼嚴密。”

“不過二伯筆記中記載的時間,距離現在那麼多年,他們好像並沒有挖太多地方。”我懷疑的說。

“你說錯了。”連道真搖頭,說:“區區十幾年,他們不但清理出了石碑,更幾乎快挖到後面的石室,這種進度已經非常快。要知道,神鳥與息壤,是神話中的產物。能出土這種神物的地方,哪怕一年清出一米的區域,對他們來說都不算慢。”

我頓時瞭然,說:“這樣的話,趙啟明的事情也就有了更好的解釋。筆記中說,趙啟明對這處古蹟非常在意,所以他偷偷跑回來的可能性很大。”

“不,他應該不是一個人,而是聯合了其他人。”連道真說:“以趙啟明的本事,倘若他當時真的只是一名普通研究員,肯定沒機會接近這裡。所以,他要來,肯定是尋到了同樣對此有興趣,且擁有強大力量的人。或許……”

連道真沉思不語,我知道他那精明的腦袋瓜子,又想到了什麼,便沒有立刻追問。過了一會,見他眉頭逐漸舒展,我才好奇的問道:“你說的或許什麼?”

連道真看著我,說:“你應該看過偵探故事,那種故事的推斷方法,一般是以假設起手。我們假設趙啟明真的回來了,而且找了一個或一些人共同探索,且意外發現了石室內的秘密。他們不知從哪裡找到了入口,不但發現石室,更發現進入桃花源的入口。他們先是進入石室,取走了三具骨架的頭骨,然後窺探燭龍的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