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對。”我找出了這個推斷的缺陷,說:“他們如果當時就看到了燭龍,為什麼不直接取走燭龍魂,反而繞個大彎子,在桃花源惹出那麼大的麻煩?如果他們取走燭龍魂魄後,從其它入口離開,神不知鬼不覺,豈不是更好。”

“這就是假設的前提。”連道真並不意外我的反駁,說:“假設其它幾口入口無法自由出入,或者他們當時沒有取走魂魄的能力,甚至燭龍魂只能由桃花源的人取走……”

“太牽強了。”我毫不客氣的說。

“的確是有些牽強。”連道真點頭說:“那麼燭龍魂魄我們可以先放在一邊,只推論趙啟明。在與那些人得到玉頭骨後,趙啟明忽然發現一個極大的秘密。他驚恐萬分的帶著偷偷掰下來的玉手指逃亡,卻被追殺,緊要關頭,他想到你二伯。於是,把玉手指交給你二伯,希望他能幫助自己。於是,就有了之後的事情。”

至此,整個推論已經結束。雖然連道真是以一個假設為前提,但我不得不承認,他的推論幾乎天衣無縫,看起來就像親眼所見的事實一樣。不過,我還是有些不解,問:“既然趙啟明找到那些人,就算他發現了什麼秘密,又何必逃走呢?”

“這個就不算什麼問題了。”連道真說:“或許那些人只是利用他,或許他與那些人的理念不同,這都有可能導致後面一些事情的發生。”

我點點頭,但隨後又苦笑著說:“你的推論是很有邏輯性,看起來能解釋一切謎題,可是我怎麼覺得,謎不但沒解開,反而又增加了不少?”

連道真很不負責的說:“我只是隨意推斷一下事情的經過,並不覺得自己是在解謎。”

我無奈的衝他翻白眼,就像剛才說的,連道真的推斷其實只是虛假的猜測,看起來很真實,但可能一點用處也沒有。而且,他推論中提及的那些人是什麼身份?他們從哪條入口進入石室的?是否早就滲透了桃花源?趙啟明發現了什麼大秘密?甚至他為什麼覺得二伯能幫他?

我覺得,連道真還不如不做推測,反倒讓我覺得更輕鬆一些。

然而,連道真或許覺得我腦子還不夠亂,又加了一句:“其實古籍中關於鯀還有另一件事,不過那是鄉野傳聞,並不正式。”

我下意識問:“什麼傳聞?”

“傳聞,是祝融隔開了鯀的肚子,禹才得以降生。”連道真說。

我愕然,過了半晌才反應過來,說:“如果這傳聞是真的……”

連道真接過話來,說:“如果是真的,那說明帝堯與天帝並非一條心。”

我苦笑著說:“古代的圈子,可真夠亂的,比得上娛樂圈了。”

連道真倒不這樣認為,說:“君臣不一心,自古至今都是如此,倒算不上意外。更何況,若我們之前推測的就是真相,那天帝就是一個惡神。他無端降下洪水是為何?帝堯時期,可並非什麼亂世。”

我嘆口氣,說:“你的推論,讓我越來越好奇,那位在各種古籍中出現的帝,究竟是什麼人。”

連道真說:“他是什麼人,其實與我們並無多大關係,如今最重要的,是解開你二伯的秘密。他的秘密解開,你的身世,也自然水落石出。”

說起這個,我頓時覺得心情不暢。猶豫了一會,我說:“你是不是覺得,我並非父母親生的?”

“不覺得。”連道真說,還不等我高興或者驚訝,他又接了一句:“而是你肯定不是親生的。”

“好吧好吧,我是充話費送的行了吧,跟你說話真憋人。”我沒好氣的說。

連道真搖搖頭,他看出我心情不好,就沒再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