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除一切”、

“重歸於無”等激進的思想佔據主流。

疫苗不再是疫苗,而是由管理者改造成可以吞噬所有智慧生命,針對異空間和惡魔的武器,洪魔。

抱有同歸於盡,摧毀一切的復仇怒火,絕大多數管理者以主動接受感染和同化的手段,直接令洪魔進入“星際”階段。

自稱“恥默”的屍腦獸不負眾望,從變節者,也就是從人工智慧手中奪回了主力艦隊的指揮權。

再依靠統一思想的便捷,以絕對合理和高效的分配,讓物質生產力達到了難以想象的境地。

更何況,與洪魔進行常規方式戰鬥,只會協助洪魔的總數、科技和智慧進一步增加。

儘管像是席捲銀河的洪水,但不得不說的是,洪魔確實洗滌了混沌汙穢。

肆虐成災的惡魔被成功驅逐,異空間風暴逐漸停息,在某種意義上,洪魔依然是一種疫苗。

倘若實體宇宙只剩下洪魔後,那麼靈魂之海也會重歸清澈和寧靜。

但這種結局…

早已違背了管理者的初衷。

所以留在母星奇拉上,仍堅持本心和理智的管理者們,準備結束這種無意義的“復仇”,併為生命再次創造一個綠色生長的環境。

理智派同樣做了兩種準備。

首先是集結所有殘存,且理智的族人,建造出足以代表他們一族最巔峰的科技產物——

方舟。

用這種超級天體“吃掉”類地行星的方式,來快速製造出名為光環的超級武器。

待洪魔吞噬整個銀河之際,釋放只針對洪魔的交叉相位脈衝波,來達成重塑銀河與重創異空間的目標。

與此同時。

理智派中,學識最為淵博的管理者們,也利用異空間內部混亂不堪,以及不受空間、時間、物理等特性,來嘗試窺探“未來”。

透過奉獻自己生命為代價的窺探,理智派從無數個可能中,讀到啟動光環後的最多結果,是銀河系將會有六千多萬年的時間免受異空間影響。

其中。

令學者最興奮的一點,是在六千三百萬年後,“窮鄉僻壤”的太陽系內,位於第三軌道的地球上,將會出現基因、外觀都與他們相像,如同“兄弟”或“姊妹”關係般的人類。

但激動不已的緣由,並非是“自然”造就了他們與人類的特殊關係,而是在無限個可能中,人類是最有可能解決異空間的威脅,接任“管理”銀河的種族。

於是。

長達十四萬公里的方舟竣工後,理智派共製造了六個直徑為一萬公里的光環,率先傳送至銀河系的各處。

完成光環矩陣的部署,方舟才製造了不同數量的盾世界。

隨後,理智派的原本計劃,是準備讓精通不同領域的管理者,負責不同的盾世界。

待光環全面啟動前,這些管理者將進入盾世界內部,並完成封鎖程式,以此躲開光環脈衝的攻擊,準備替族人繼續呵護銀河。

尤其是準備等到人類的崛起,充當導師來引領人類前行。

例如“站”在隋卞身前的儲存體原型,名為阿麗婭•宏圖靜默的管理者,便是人造恆星和天體級建築學領域的專家。

只是異空間的邪神們,也注意到了理智派的意圖,準備強行涉足現實宇宙,掠奪方舟、光環和盾世界的操控權。

然而,繼承管理者激進派理念的屍腦獸恥默,和“他”的洪魔浪潮,在未能吞噬銀河前就被消滅的話,那麼便無法達成重塑銀河和重創異空間的目的。

情況危急之下。

阿麗婭•宏圖靜默和一眾管理者,讓她們的記憶儲存體代管盾世界,並提前完成盾世界的封鎖程式。

最終,理智派當即調整光環的諧波頻率,以破壞任何具有極為複雜神經系統,屬於高階生命的形式啟動了光環。

只有小型動物,像是齧齒類的哺乳動物,又或者是半機械、半生物的哈洛克一族,以及昆蟲、植物才能倖免於光環的“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