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敢靠近,又拒絕不了(2)
章節報錯
想想在父親出國以前的日子裡,其實我和他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幼兒園放學接我,去公園看孔雀,教我用電腦,帶我去爬山,等等等等……兒時的回憶都與父親有關,父親走了以後,才開始和母親相依為命過了這許多年。
正是因為如此,我對父親的印象停留在了那個吃喝玩樂的年代。而父親對我也總好像對待一個孩子,很簡單,沒有絲毫複雜。
到了今天,我早已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我有自己的思想,卻不知道怎樣像大人一樣跟父親交流,畢竟在我後來成人的過程中,父親是個空白……
自父親出國那天開始,他每週都會給我打一兩個電話問候。一開始的時候,年少的我還會“爸爸、爸爸”的叫個不停。後來,便漸漸不知道說些什麼了。
如今我也父親也依然保持每週通電話的習慣,但電話裡的內容無非是:“媽媽好不好?外婆好不好?自己好不好?一個人在外面要小心,要照顧好自己。”我和父親似乎再沒有共同的話題可以交談。
畢竟太平洋太寬了,我們相隔的距離不僅僅是地理的距離,更是生活的距離。他早已不習慣中國人做事的方式,跟他說我每天做的事情只會讓他無謂的擔心和生氣。於是除了簡單的問候,彼此的叮囑之外,我與父親只能是些不疼不癢的套話,或者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一聊跟我們都毫無關係的國際時局,他說著那邊新聞的內容,我說著這邊新聞的內容,最終只能在一句“隨他們說去吧,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中中結束交談……
長大後,母親與父親的關係也常常讓我琢磨不透。我知道他們結婚十多年後才決定要孩子,在他們那個年代絕對是異類,足以說明他們曾經是多麼地享受二人世界。只是不知道是因為他們二人的感情發生了裂痕才決定要孩子;還是有了孩子之後他們二人對身為父母的新身份產生了不同的認同?
總之,他們在有了孩子的十多年後,終於分道揚鑣,不再共同生活。一個常年在美國,一個常年在中國。二人時而彼此關心,彼此問候,真真稱得上相敬如賓。也不會有抱怨、陰鬱之氣。偶爾互相探望時,一家的氣氛也頗為溫馨歡樂,他們如老朋友,如久別的兄妹,唯獨沒有了夫妻的情分。
但無論如何,他們是我的父母,我對他們二人的愛沒有高低也不分多少,因為這些愛是揉在一起、混在血液裡的,隨著我的心跳流淌在全身各處。
“跟你說話呢。”見我沒有反映,母親輕輕拍了我一下。
“哦,聽見了。他上次回來是我大二那年春節吧。”我附和著,那年我們一家還一起去逛了廟會,父親看到許多小時候我們一起吃過、玩過的小玩意們出現在了廟會里,表現得特別興奮。還執意給外婆買了頂玫紅色地毛線帽子。臨走前又買了許多自拍杆帶回美國。活脫脫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外國人……
自那之後,一不小心又已經過去四年了。想來也有許多年沒見父親了。
“真是的,那次還一起送你回學校來著,你爸這個外國人走到哪都拼命照相,真的是服了……”母親笑著搖搖頭。
年過得差不多了,我也準備打道回府了。但走之前還是忍不住在家裡做了大掃除。
我覺得自己像個佔地盤的小動物。我也許不住在這裡,但是我心裡認定這是我家,我就會想要將這個空間的角角落落了解清楚。而這個瞭解的過程,通常就是在做衛生和收納整理中完成的。於是我懷著這種佔地盤的心理,像是為了宣示主權一樣,把家裡的櫃門抽屜挨個清理了。發現了許多母親顧不到的死角,一下子騰出來很多新的儲物空間,頗感成就。
從我踩著椅子收拾頂櫃時開始,就聽手機在下面一個勁兒的叫,應該是某個群在聊天。不過既然是過年期間,也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外乎是拜年、發紅包什麼的。我又不指著親朋好友發得幾個紅包發家致富,所以便沒太在意,只管繼續踩著椅子、踮著腳清理櫃子裡的陳年舊物。那些想要繼續保留的物件擦乾淨重新收好,能在當下有實際用途的趕緊拿出來用掉,還有其他沒什麼用途又沒什麼保留價值的,就直接扔進垃圾袋。
翻出來了一個手機掛飾,是機械鍵盤的“Y”鍵,看起來有點舊了,邊角處有點發黃。我記得它是夜明的,晚上會發光,找手機很方便。我把它握在手心,眯著眼睛看進去,已經沒有夜光,或許是在黑暗處放了太久的緣故吧。
記得這是當年和尤燁買的情侶手機吊墜,他那個是“T”鍵。本來是想買“W”的,但是鍵盤上的“T”和“Y”是挨著的,總覺得這樣更近一些,喻意更好一些,於是就買了“T”,我那時候還開玩笑說他可以入贅我家,冠我的姓。
我從椅子上下來,扯下頭巾,摘下手套,把這個小吊墜放在窗臺下,希望它吸收些太陽,然後繼續在黑暗處發光!
待我想起來剛才一個勁兒響鈴的手機群,便想著開啟手機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不看不要緊,這一看這才發現居然是萬年不出聲的我、尤燁、韓宇龍、方洛、程明旭五個人的群詐屍般地熱鬧起來。剛才這段時間裡,他們四個已經聊了近百條了。
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我們這個群鮮有發聲,基本只有逢年過節發個紅包才會有一兩條訊息。突然熱鬧起來,一定有問題。
最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他們的最後兩條資訊,一條是方洛冷嘲熱諷地說:“向用生命‘破五’的人致敬!”另一條是程明旭發的:“恭喜…”
要知道,發小的交流,越是誇,越說明不是好事;越是參與的人多,越說明不是小事……
向上倒著聊天記錄,終於到了第一條,是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一條被繃帶包紮的胳膊。繃帶前端,纖長白皙的手指放鬆的舒展著,手腕上掛著一個小藍圈,放大後看到籃圈上寫著:尤燁,男,25歲,左臂肘關節粉碎性骨折。
我感覺腦袋“嗡”得一下,心臟彷彿緊緊貼著鼓膜跳動著。我假裝淡定地走向衛生間,開著排風扇在裡面瘋狂得深呼吸,讓自己恢復平靜,讓自己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