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的開墾比水田的開墾簡單一些,水田需要夯築田埂以防止漏水,旱地則不需要。

一處處火頭再次生起,濃煙滾滾。

這次便沒有了意外收穫,這裡距離族人生活的地方太近,動物比較稀少。

大火之後,族人揮舞著搞頭,鏟子,又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挖掉草根,用牛拔掉樹樁,拾撿掉石頭。

再稍微做些平整,旱地的開墾,便算完成了。

沿著護城河內側一圈,開墾出了2000畝的旱地,一個鄰50畝。

這個時候,已經到了農曆4月中旬。

於是,葉青直接讓族人將去年年底收集的麻籽和黃豆,直接種了下去。

這兩樣作物,族人並沒有栽培種植,種子都是野外採集來的。

收成和產量如何,葉青心裡也沒底。

但是萬事總得有個開頭,種子不行也得種。

只要今後每年做好選種的工作,產量終歸是越來越多的。

麻還好說。

種麻,是為了剝取麻纖維,品種不好,頂多是麻的植株矮小瘦弱一些,並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但黃豆,卻很是令葉青擔憂。

野生的黃豆和種植栽培的黃豆有一個區別。

經過栽種培植的黃豆,成熟之後,豆莢不會爆開。

而野生的黃豆成熟之後,豆莢會自動爆開。

這就很影響收成。

儘管在採集黃豆種子的時候,葉青讓族人採集回的,都是沒有爆開的豆莢。

但實際種植之後,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現在也說不清楚。

只能硬著頭皮種。

麻和黃豆的種植都很簡單,族人很快便完成。

至於耕耘,卻是是不需要了。

開墾之時,清理草根樹樁,便等於是耕耘了一遍。

草根太密集了。

在清理草根的同時,順帶著稍稍平整一下,就相當於耕耘了一遍。

這2000畝地耕種完成,葉青很是滿意。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他可以想象得到,收穫之時,族人的歡笑。

這2000畝地,一半種的麻,一半種的是黃豆。

1000畝地的麻,可以採集多少麻纖維啊!

收穫了這些麻纖維,阿紫的那一臺織布機,便可以不停歇的工作了。

那時,布的產量,便要多的嚇人了。

當然,驚嚇的是這個時代的原始人。

至於黃豆,便不做預算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