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點是,麻的產量高。

麻生長快,在這個時代的氣候條件下,一年最少可以採集三次。

麻的種植也非常的簡單。

種下去之後,等著採集就行了,幾乎不需要種植管理。

而且麻是多年生植物,第二年不用重新種植,便可以直接收穫。

所以,葉青將麻列為第一種旱地種植作物。

而黃豆,作用就大了。

首先它是一種糧食,還是主糧。

歷史上,在先秦時期,豆飯藿羹,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主食。

豆飯,就是用黃豆做的飯。

藿羹,用黃豆葉子煮的湯。

第二是可以做豉,醬,以及副產品豉油,醬油。

豉油和醬油其實就是一種東西,稱呼不同而已。

在調味料匱乏的時代,這幾樣,可就是寶貝了。

第三就是榨油。

食用油的作用就不用說了。

其他的,豆芽,豆苗,豆腐,豆漿,豆皮,腐竹……

更是能大大豐富族人的飲食結構。

有了足夠的稻穀,能夠吃飽肚子了,為啥還要費盡心思搞這麼多花樣?

還是為了人口啊。

他現在的基本盤,就是這麼2000多人。

即便繼續兼併其他部落,可依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最終獲得的人口,數量還是極其有限。

總人口只有那麼多,全部收攏來,又能如何?

達不到一定的人口數量,很多事情,依舊是沒辦法做的。

比如,醫療,教育,文化。

沒有足夠的人口,是發展不起來的。

因此,在兼併部落收攏人口的同時,內部也要想辦法。

什麼辦法?

生!

大力生育。

這便需要有足夠的營養。

只有提供足夠多樣性的食物,才能保證充分的營養。

才能大量降低母、嬰的死亡率。

才能大幅度促進人口增長。

旱地的開墾位置選擇在沙洲的外沿,護城河的內側。

這樣取水灌溉會很方便。

旱地的開墾,同樣採取燒荒的辦法。

這一次,便需要構建防火隔離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