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需要的桑葉太多,一天都要幾百斤了。

這僅僅依靠蠶風氏部落周圍種植的桑樹,是供應不過來的。

而汪芒國所處地,是在一片平原沼澤之中,樹木很少,桑樹也就更少。

沒有辦法供應足夠的桑葉,自然沒有辦法養活這幾萬只蠶。

現在搬遷到防風氏部落,自然不同。

葉青讓他們將所有的蠶全部養殖起來。

這些蠶,他不覺得多,只嫌少。

在現代,也就一兩張蠶種而已。

至於桑葉不夠,在防風氏部落這裡,完全不是問題。

防風氏部落這裡桑樹多。

即便沙洲上桑樹不多,但是,還有後山西山,這連綿的山林,桑樹自然是不少的。

現成的,在通往後山的山腳下就有一片不小的桑林。

因此,桑葉完全足夠。

一下子養殖了這麼多蠶,讓殘風氏養蠶的族人抓瞎了。

每天幾百斤桑葉供應,有專人去採摘,還好,沒什麼問題。

可清理蠶沙時出問題了。

這一隻只蠶,都是攀爬在蠶沙和殘留的葉梗上的,並且攀附的很緊,必須要用手一隻一隻的捉,才能弄得下來。

這麼多蠶,靠手捉,需要的時間可就多了。

隨後,葉青讓人族人制作了幾張網。

網不大,就比蠶匾稍大一點,網眼也很小,小手指般粗細。

把網鋪在需要清理蠶沙的蠶匾上,然後在網上撒上一層桑葉,過了一會兒,受新鮮桑葉的吸引,蠶便從網下面透過網眼,攀爬到網上面的桑葉上。

然後將網拎起來,將網兜住的桑葉和蠶,傾倒在一個空蠶匾中,更換蠶匾的工作便算是完成了。

原先的蠶匾中,基本上沒有蠶了。

即便有,那也是瘦弱的,不健康的,這樣的蠶,可以不必理會,淘汰掉。

看到葉青如此簡單的更換了蠶匾,蠶風氏族人激動不已,除了敬佩還是敬佩。

對族人的讚美,葉青已經很坦然。

起初聽族人的讚美,他還會有些不好意思,有些臉紅,畢竟他所做的發明創新,都只是前人的智慧,他只能算是一個搬運工。

但現在聽的多了,臉皮也已經足夠厚。

不好意思?

臉紅?

不存在的!

這是史前,還在前人之前,誰能說他抄襲呢?

走進蠶房,裡面是幾十個一人高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