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祭祀,教育,醫療,教育,倉庫,紡織等等。

行政,自然就是建國以後的王宮。

嗯,也就是葉青一家以後的住宅。

祭司,依然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葉青並不準備放棄祭祀活動。

不過,改良是不可避免的。

現在內城有了充足的空間,他準備將祭祀建築建造成規模龐大的多用途建築。

先建造一個大大的臺基,然後,在臺基上面建造一個水運儀象臺,以及祭祀祖先的宗廟。

臺基下面,是一片大大的廣場。

這個廣場也是以後舉行大型活動的場地。

教育要搞。

可是,建造用於教育的建築好辦,但是教學上,卻令葉青很是撓頭。

族人現在是2000多人,如果全部靠自己來教的話,不現實。

因此,只能先培訓一批教師出來。

而等到這批教師,有了足夠的水平,能夠教育其他族人,那時間……

葉青一陣頭大。

教育,還是急不來,慢慢來吧。

只能選一批十幾歲的少年,先教起來再說。

至於他們多久才能有教育族人的水平,只能聽天由命了。

另一方面,族人的工作不能停下。

要學習的話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

可是這個時代沒有燈啊。

這該怎麼搞呢?

思來想去,似乎只有用桐油做燈啊。

可是桐油的產量很小,造船尚不夠用,用來點燈,葉青捨不得。

可其他的油也沒有。

用蠟燭?

蠟更是稀缺,那太奢侈。

看來,只能點火把。

可火把煙大,光線又不明亮,長期學習下去,族人的眼睛,會不會壞掉啊。

難啊!

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暫且放下教育的問題,葉青又思考起族人的醫療問題。

葉青不是醫生,給族人治病,短時間內是沒辦法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