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了凰風氏巫引起的混亂問題,族長又安排了原防風氏的兩位老人,看守和管理日晷和五輪漏壺,並負責報時以及校時。

有了精確的計時手段,族人的工作又進入既緊張忙碌又有條不紊的狀態。

葉青又稍稍空閒了一些。

他在部落轉了轉,檢查疏漏。

新村的工地上,族人正在興建新的糧倉。

按照進度,在稻子收割之前,完成糧倉的建設,沒什麼問題。

只是,當他看到新村的建設進度時,無奈地搖搖頭。

新村的建設一直被各種事情打斷。

到如今連圍牆,也只是建起了西邊和南邊。

現在部落的人口2000多人。

回頭再審視當初規劃的新村佈局,發現已經有些不合用了。

500米×500米的範圍內,已經安排不下所有族人居住的房屋了。

葉青隨即更改了新村的規劃。

他沿著新村圍牆外圍一圈,劃出了40個區域。

這每個區域,就是將來每個鄰建造磚瓦住房的地方。

以後,族人會以鄰為單位聚居在一起,這樣就改變了以氏族部落居住在一起的格局。

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降低氏族部落對族人的影響。

這個時代土地多,葉青便給每一戶族人,預留600平米的居住用地。

族人的住宅,按照先前設計,建造完整的四合院,也不太現實。

因此,隨後的建設計劃中,他將族人的住宅,改成了長10米,寬6米,分隔成三間的一棟房屋。

但是四合院建造的空間和設計,依然保留。

這一棟房屋便是四合院中的主房。

現在實行了私有制,給族人提供了基本住房之後,剩下的廂房,倒座房以及圍牆等等,便需要族人自己日後完成。

有了目標,也會激發族人更大的動力不是。

至於圍牆,他也就不準備再建了。

乾脆一步到位,直接沿著護城河內側一圈,建造一道城牆。

現在有了護城河,猛獸也沒那麼容易進到族人的居住區域。

安全問題,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

只是,護城河是邊長為四里的一個正方形,這道圍牆,邊長就也是四里的一個正方形,加起來,總長就是16裡。

這個工程不小。

城牆不像護城河河堤,用淤泥堆積就行。

城牆需要夯築,需要砌磚,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不過這個工程可以留到最後,現時用不著著急。

而原先規劃的新村,便當做以後的內城。

這個內城,便主要建造一些公共建築,以及需要技術保密的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