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這個詞,看來很難在部落中產生了。

學童這個詞,倒是應該能夠快速流行起來。

種牧草,還可以養豬,養鵝。

只是沒有奶牛,不然,他倒是更想養奶牛。

不知道水牛能不能培育出專門產奶的品種來,以後倒是可以嘗試一下。

牧草種植很省心,比種粟還要省心。

但種牧草養牛,中間有個最關鍵的技術。

缺少這個技術,這個計劃也是實行不通的。

歷史上的遊牧民族,為什麼要一直遊走,不能定居下來呢?

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了這一項技術。

這一項技術,便是牧草的青貯技術。

有了青貯技術,一年四季便都有了鮮美多汁,營養豐富的飼料,也就不需要趕著牛群四處放牧。

葉青前世,並沒有接觸過青貯這樣的工作。

但是其中的原理、製作流程,他卻是從相關的資訊中瞭解過。

青貯技術,說起來也是極其的簡單。

知道原理,知道製作流程,即便是沒有親自制作青貯飼料,但多次反覆實驗,葉青相信,終歸是可以實驗出正確的方法來。

在野外,他也發現了有幾種可以作為牧草進行種植的野草,只是這個時代的品種到底怎麼樣,他也心裡沒有底。

因此,一開始他也只能是進行少量的實驗,分別種植上一批,看最終的結果,再做擴大種植。

族人增多,稻田增多,牛也不夠用了,因此,還需要派人出去尋找水牛群,抓捕更多的水牛。

這次抓捕水牛,葉青沒有發動族人。

部落附近已經沒有水牛了。

想要捕捉到水牛,只能到更遠處尋找。

依照各個部落提供的資訊,他派遣出兩百名龍甲軍士兵,以一百人為一組,分為了兩個隊伍,向著兩個方向前行。

有著紀律的龍甲軍士兵,比起散漫的族人來說,效率就是高的多。

在發現了水牛群之後,兩百名龍甲軍士兵實施的抓捕行動,非常的順利,成果也是極其豐厚。

二三十天的時間,便將遠遠近近的幾個水牛群,全部抓捕乾淨。

讓部落的開荒工作,以及以後稻田的種植,都有了足夠使用的水牛。

(求月票、推薦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