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部落中出現的新變化,葉青很滿意。

族人之間的交易活躍,可以促進部落發展,可以激發族人更多的創造力。

見族人用布和稻穀作為一般等價物進行交換,他在考慮是不是應該發行貨幣。

不過,目前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做,發行貨幣這件事情,只能往後推一推。

是什麼重要的事情呢?

開荒。

新搬遷過來近八千的族人,還沒有稻田。

這件事是重中之重。

開荒工作,有部分族人已經很熟悉了,也有這一套完整的程式。

新搬遷過來的部落,在有著經驗的老防風氏族人的帶領下,奔赴曠野,開始開墾稻田。

之所以等到這個時候才進行稻田的開墾,也是為了追求效率。

他們剛搬遷到防風氏部落的時候,季節雖然已經入秋,但是草木還沒有完全枯萎,開荒的工作難度便很大。

如今這個季節,已經過了立春,草木早已經全部枯萎,採取燒荒的方式開墾新田,便方便的多。

燒荒時,也不需要挖掘隔離帶啥的。

周圍的礦曠野,是一片片的沼澤。

密佈的水網河道,將曠野分成天然的一塊一塊的。

燒荒的工作,就只需要將這一塊一塊土地上的草木點燃,而不需要擔心大火蔓延,火勢無法控制,從而引起火災。

稻田開墾的數量,以每個族人兩畝為標準。

不是不能開墾更多。

這個時代土地多的是,有能力,想開墾多少,就可以開墾多少。

之所以以一人兩畝稻田的標準開墾,是從人力方面考量的。

一個人兩畝稻田,一家平均五個人,就是十畝,這算是這個時代生產力情況下,人力能夠管理過來的最適合的種植面積。

面積再大的話,管理不過來,開墾出來產生不了收益,也是浪費。

這次開墾稻田,灌溉系統的修建就簡單很多。

人工河,護城河,等等灌溉系統的主幹是現成的,因此,所需要做的工作也只是挖掘一些將水引入稻田中的溝渠。

這樣,工作量就小了很多。

開墾的進度比去年快了不少。

除了稻田,還需要開墾旱地。

城內的旱地因為新搬遷過來大量的族人,被大量佔用用,為住宅用地。

並且現在族人增多,也需要開墾出相應的旱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