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女人的財力,相比普通族人來說,都比較豐厚,為了交換到自己滿意的飾品,往往都很捨得。

如是,高階飾品的價格,步步攀高。

低端飾品,這些女人不需要,自然還是和以往一樣,價值不高。

一般族人,這個時候想到的就是加班加點,自己製作高階飾品用於交換。

只是,以他們的效率和審美能力,製作出的飾品,大多是低端飾品,入不了那些女人的眼。

這些大量增多,而交換不出去的低端飾品,都被烏收購了。

因為數量太多,烏一個人忙不過來,加上他的老母親和老婆,同樣忙不過來,於是他找了原部落幾個熟悉的半大孩子幫忙,專門幫他歸類、拆卸、分解飾品。

支付給小孩的成本不高,往往一個簡單的飾品便打發了。

而他自己則專注於組裝。

這樣,一個私人作坊出現了。

這算是作坊的雛形,幾個小孩,算是他僱傭的工人。

隨著著交易的進行,有一件讓他很苦惱的事情。

布的價值太高,交易非常的不方便。

在一開始,大家都還擁有大批次飾品的時候,交易還可以進行下去。

當家中的飾品交易光了,隨後打磨的飾品,零零散散,沒有幾件。

這幾件飾品,就沒辦法用布交換了。

最後,交換的等價物,用稻穀。

份量掌握上,也好辦。

用碗。

這個碗,是族人吃飯的碗,大小一樣,規格統一,是製陶作坊用模子壓制出來的。

用稻穀進行交易,以前是很少的。

大家吃都吃不飽,怎麼會捨得將珍貴的稻穀,拿去交換非生存必需品呢?

但烏不同啊。

他交換飾品不是自用,而是轉手再交易出去,換回布,再用布交換稻穀。

部落中,有兩千多的族人,已經收穫了兩季的稻穀,稻穀有部分節餘,有些人,便用稻穀換布做衣服。

於是,部落衡量物品的價值單位,從布,增加了一個……

谷!

(求月票、推薦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