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給她們也制定了一個政策。

她們的身份是奴隸,但她們生下了一個防風氏的小孩之後,地位就可以提升。

葉青發明瞭這個時代沒有的一個字:妾。

甲骨文的妾,就是戴著刑具的女人,本義是,因被俘虜或犯罪而被剝奪了自由、被迫為他人服務的女奴。

生下了防風氏的小孩之後,這些女人,就可以成為妾,擁有了防風氏族人的部分身份和地位。

想擁有防風氏族人所有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可能的,她們依然是主人的財產。

她們不可能成為妻。

妻,是擁有自由身份的女人,正常婚配,由部落的祖祠進行登記,才是妻。

且葉青規定,妻,只能有一個,妾,可以有多個。

妾生的小孩,完全擁有防風氏族人的正常身份和地位。

當她們生下第二個小孩,她們帶來的小孩,可以有一個擺脫奴隸的身份,成為僕。

成為僕的順序,是從這個女人最小的小孩開始。

如果一個女人,要想讓自己以前的兩個小孩,都成為僕,那麼,她就要生下最少三個防風氏的小孩。

她最大的那個孩子,最晚成為僕。

僕,這又是葉青發明的這個時代沒有的詞彙。

甲骨文的僕字,是戴著刑具,光著身子,臀部露毛,手上端著糞箕的人,本義是,為主人端屎端尿的奴隸。

僕,相比奴隸,擁有更多的人身自由,生命也有更多的保障。

任何人不能無故的決定一個僕的生死。

僕犯了罪,需要由部落進行處罰,不能是主人隨便處理。

而僕生下的小孩,便不再是僕,算是擁有完整身份和地位的防風氏族人。

僕生育小孩,同樣享受生育獎勵政策。

不過,獎勵歸屬主人。

有這個獎勵在,主人也不會無端的遏制僕人生育小孩,對部落的人口壯大,也是一種補益。

為了防止一些無良的主人,領取獎勵而不願意付出養小孩的成本,領取了獎勵後,將小孩溺死,葉青也做出特別規定,這些小孩在十四歲前夭折,需要審查,如果是人為故意,要對主人進行嚴厲的處罰。

讓僕的後代,成為正常身份的防風氏族人,這自然是葉青出於加速部落融合考量的。

讓僕的後代世世代代為僕下去,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任何人力都是寶貴的。

有一個人,就要儘量發揮出一個人的價值。

僕和奴隸的最大區別,就是僕有著一定的人身自由,也能婚配生育。

而奴隸,是沒有婚配生育權利的,一代就結束。

葉青不想讓部落的奴隸過多。

一般來說,奴隸社會,相對原始社會,可以提高生產力。

但對葉青來說,奴隸的生產效率,完全比不上一個自由族人的生產效率。

部落的生產力,遠遠超過奴隸社會了,不需要經歷奴隸社會這個階段。

消除奴隸這個階層,能讓部落更快發展。

(求月票、推薦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