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規模賞賜,令部落中很多人的家庭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當其衝的,便是葉青的家庭。

葉青的家依然是在原先防風氏部落所在地。

颱風之後修建的回字型大棚,依然存在。

只不過,居住在回字型大棚內最初的兩百多人的防風氏族人,已經在編組鄰里制度之時,搬遷了出去。

現在,這個回字型大棚為葉青一家所有。

在族人都搬遷出去之後,葉青又對這個回字型大棚進行了一番改造和裝飾。

大棚起初是沒有牆壁的,後來加上了竹子和樹枝扎的柵欄,後來又糊上了混有乾草的泥,再後來,族人全部搬遷出去之後,牆壁又被糊上一層更厚的泥。

因此,庭院的牆壁看起來也算比較厚實。

原先四通八達、數量眾多的進出大門,全部封堵了起來,只在南邊留下了一個寬大的大門。

在守衛隊擴編為龍甲軍之後,有了充足的武力人員,葉青便安排了一個什的龍甲軍士兵,日夜輪流守護著庭院。

這個大門處,便有著幾個門房,作為這個什計程車兵們的住房,以及來訪人員的接待處所。

大棚很大,葉青隔斷改造出了很多的房間。

佈局也稍微做了一些調整。

在大棚的內圈北面居中位置,他將原先的大棚拆掉,重新加高加大。修建出了一座長二十米,寬十二米的大殿。

這依然是木骨泥牆的茅屋,但這麼大這麼高,也可以算大殿了吧。

這個大殿也分成了好幾間,有議事的大堂,有擺放各種沙盤模型的展示廳。

自然,也有留給族長住宿的寢室,以及儲存繩結的檔案室。

這個大殿是整個庭院的主屋,居住的僅是族長一人。

少康娶了阿姮之後,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現在太康和少康這兩個兄弟,便分開居住了。

大棚內圈的東西兩側,都改造成了適合居住的房屋。

太康一家住在東側,少康一家住在西側。

因為房屋眾多,葉青改變了家裡以前圍著火塘打通鋪的睡覺方式,給家人分配房間,分房睡。

阿紫、阿蘭、阿蓮、小囡,太倉,三娃,都擁有自己的房間。

太倉和三娃是桑的兒子,族長的外孫,自桑死後,便一直跟著葉青一家過。

對於這種睡覺方式,阿紫不是很滿意。

因為,她和她的好閨蜜小姑,分開睡了,她的房間,晚上常常是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