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足以令他們震撼。

再一個,天台是青磚鋪面,經過精心的裝飾,規則無比,和各自部落泥土完全暴露在外的祭臺,也不能同日而語,外觀上漂亮了不知多少倍。

看著這樣的天台,族人除了激動,還是激動。

他們為自己能夠加入防風氏這樣強大的部落,而慶幸,他們為自己創造出這樣宏偉的奇觀,而自豪!

當然,最為激動的,是各個部落的巫。

這樣形狀類似於祭臺的建築,看在他們的眼中,天然的便有一種親近感,這些大部分都已是老人的巫們,眼睛溼潤了。

因搬遷到防風氏部落,丟掉了不少話語權的失落,稍稍得到了慰藉。

他們已經知道自己以後工作的場所,是在祖祠。

而祖祠的建築樣式和這一座天台是差不多的,看到這座天台,他們也同樣看到了祖祠的宏偉。

以後能夠在這樣宏偉的祭臺上進舉行祭祀,他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天台算是建設好了,但是天台上的建築還沒有建造。

不過,天台上面的建築,人多已經沒有了用處。

修建天台上面的建築,需要的是技術,是建築技巧,因此,葉青讓一千名族人大部分轉去修建祖祠。

安裝懸掛銅鐘的建築,葉青設計成涼亭的樣式。

這是一個六角涼亭。

不過和現代公園中建造的涼亭,有些不同的是,這一座涼亭,葉青不準備使用木材。

整個涼亭佔地,是一個半徑兩米的圓。

從地面起,用青磚修起六根粗大的方形柱子,四米高度時,相鄰的兩根柱子之間修建一道拱頂。

這個拱頂,跨度兩米。

拱頂這種全新的建築方式,族人自然是不會的,葉青便手把手的教導他們。

葉青先用腳手架搭起了拱頂形狀的模板,然後在圓弧形狀的木板上砌磚。

青磚砌好,灰泥乾透之後,拆掉腳手架和模板一個拱頂便建成了。

看著修好的拱頂,礫這個從石匠轉職為砌匠的傢伙,眼睛都看直了。

“太不可思議了!”

“拱頂為什麼不塌?這上面的磚塊,怎麼就不會掉下來呢?”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拱頂為什麼能夠穩固地存在,而不坍塌。

他話多嘴碎,不明白,立馬就問葉青。

“這個啊……”

該怎麼和礫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