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語。

這是古代軍隊通用的傳令方式。

葉青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是具體是怎麼回事他就抓瞎了。

他哪裡懂什麼旗語啊?

不懂,那就現編吧!

怎麼編?

他沒有學過資訊學。

最後,他找到了一個現成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結繩記事!

這便是古人創造的資訊學啊!凝聚了無數先民的智慧。

依照著結繩紀事的原理和思維,進行變通,葉青編制出了一套全新的旗語。

基本的模板有了,這就好辦了。

剩下的便是,在以後的實踐當中進行改善。

從0到1是最難的,從1到2甚至到10,就簡單得多了。

弄好了旗語,工作並沒有結束。

一個軍隊能夠良好地運轉,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也很雜。

旗語指揮,依然有很多缺陷。

士兵不可能時刻觀察旗幟的變化,而且夜晚也無法觀察,因此,還需要聲音的指揮。

這便是鼓,金,角。

擊鼓進軍,鳴金收兵,就是指揮軍隊進攻和撤退。

這只是對軍隊指揮的一種簡化的說法。

而實際上,鼓、金,是一套很複雜的系統。

在先秦時期,進攻和撤退,都是用鼓。

鼓也分好幾個種類,每個級別的軍官,使用的鼓也不同。

鼓令也有很多種,涵蓋士兵行動的方方面面。

金,只是伴奏的,也分很多種。

在各種鼓聲中,參雜不同的金的聲音,進行鼓令的區分。

葉青當然不會搞這麼複雜,他也不懂。

他追求的效果是簡潔,方便,讓族人能夠很容易聽懂,記住。

進攻的號令傳遞,葉青採用鼓和角。

在戰場上,鼓的攜帶不是很方便,因此,他只給統帥準備了一面大鼓,下面的各級軍官准備的便是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