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規劃,開始施工。

拿著斧子、鐮刀,扛著鎬頭、鏟子,挑著籮筐的無數族人,轟隆隆開赴向曠野。

一時間,安靜的曠野喧鬧起來,響遍了族人的呼喝聲,笑罵聲,還有唱歌聲。

按算的話,現在是二月份了。

天上的太陽暖洋洋的。

曠野中也只有微微的風。

枯黃的雜草在族人的踩踏下,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一些依然是綠色的灌木叢,擋在了路上,在斧子、鎬頭下,也很快消失不見。

有那手賤的族人,不時地拿扁擔敲擊已經乾枯的蘆葦叢,揚起大片大片的蘆花,引來被蘆花落個滿頭滿臉的族人的一片喝罵。

可他依然樂此不疲。

終於,當他的扁擔再一次掃過蘆葦叢時,幾隻野鴨嘎嘎嘎地急飛而出。

有著心裡準備的他,連忙扔出一隻籮筐,想要罩住一隻。

可惜,終歸是慢了一拍,籮筐一路翻翻滾滾,滾出老遠,卻是一隻野鴨也沒有罩住。

他無奈地撿回籮筐,挑在扁擔上,安份起來。

可沒走出多遠,又固態萌發,再次敲打蘆葦。

就這麼一路過去,也不知道多少次後。

他哈哈哈大笑起來。

終於是瞎貓碰到死耗子,被他逮著了一隻野鴨。

嘎嘎嘎,發出恐慌的慘叫,死命撲騰著的野鴨,被他隨手一擰,鴨頭轉了個720度,便再也發不出叫聲來。

他笑嘻嘻地搓了根草繩,繫住野鴨脖子,然後掛在扁擔上。

野鴨便伸著長長的脖子,耷拉著雙蹼,在扁擔上晃晃悠悠。

到達指定的地點後,拿著鏟子的族人,就近在乾涸的水窪或是泥潭中,挖掘起來。

挖掘很輕鬆。

拿著鏟子往半乾的淤泥上一頓,鏟子便深入了一半,再踩上一腳,鏟子便完全沒入了泥中。

抽出鏟子,再變換鏟子口的方向,同樣切上三鏟子,撬出來,一個泥塊便切成了。

這樣的泥塊,一個籮筐中堆上三四塊後,便有族人挑走,一塊一塊地堆碼在預定的位置。

帶的鎬頭,使用得最少。

只有需要堆碼泥塊的地方,恰好有著大叢的灌木,才會用上。

於是,曠野中,人聲喧鬧,人頭攢動,鏟子起起落落,籮筐來來回回。

野鴨不時飛起,野兔忽而逃竄。

只是幾天時間,分出各段同時施工的河堤,斷斷續續的,便能看得出來一個大致的模樣來。

而幾天之後,工地上不僅有大人,小孩子們也來了。

他們不是來修築河堤,他們是來撿食物。

是的,撿食物。

隨著一處處沼泥的掘取,躲藏在泥中的泥鰍,黃鱔,甲魚,烏龜,蚌殼,烏魚,蛤蟆一個一個地露出了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