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最終需要穿上這些皮甲的,都是從族中選擇出來的身強力壯的族人。

這些族人肩寬胸圍相差並不是很大。

而且他在設計皮甲的時候,也是也是做了預留設計的。

個子小一些的族人將繩索紮緊一點就行了,個子大的族人將繩索扎的松一點也就好了。

而皮甲的製作,在葉青的指導下也變得非常簡單。

他將皮甲的每一塊裁片都製成一塊模板。

然後有幾個族人拿著這一套模板,覆蓋在攤開的鱷魚皮上,然後用碳棒照著模板劃線就行。

而後面會有專門的族人拿著各類切割的刀具和剪刀進行切割裁剪。

而裁剪完了之後,鱷魚皮又進入到下一道工序。

這道工序就是打孔。

葉青製作了好幾臺打孔機。

打孔機設計起來也不困難,現代的辦公用品中給檔案打孔的手動打孔機誰都見過。

有了這種打孔機,打起孔來就方便的很,而且打孔的位置,距離裁片的邊緣是固定的,也不存在打偏的問題。

打好孔之後就是縫製了。

為了讓族人免於複雜的工作,葉青將縫製皮甲的工作也分成了好幾個工序。

縫袖子的縫袖子,前片後片也分開單獨縫製,最後還有人負責組裝。

至此一套皮甲就完工了。

頭盔的製作程式完全相同。

所以這次出征剿滅野人部落,100套鱷魚皮盔甲就齊全了。

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也為了減少族人的傷亡,葉青乾脆組織了100青壯族人,進行這次的進攻行動。

100個青壯族人,穿著皮甲,帶著金屬武器,進攻還在使用石器,骨器,木器等工具的原始人,不要太輕鬆。

而且,這些原始人只有51人,更過分的是這51人當中還包括老人、女人、小孩。

再有,他還為這次的進攻行動,做了充分策劃,做到出其不意,快速迅捷嗯,也就是偷襲。

這是不是太過分了,是不是太欺負人了?

人數上多出幾倍,裝備上甩出對方几條街,還要不宣而戰,進行偷襲!

這這是人乾的事兒嗎?

不覺得羞恥嗎?

葉青不覺得。

他認為,打仗就是人多欺負人少,裝備好的,欺負裝備弱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以弱勝強的事情。

那些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說到底還是以多勝少、以強勝弱。

為什麼這樣說呢?

仔細分析這些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列,就會發現,戰爭中,人數多的一方,武力強的一方,能夠真正投入戰鬥的有效戰力,其實是很少的。

人數弱的一方、少的一方,總是能夠集結自己的優勢兵力,將比自己少、比自己弱的一部分敵人給吃掉,然後再吃下一部分,就這樣一點點的蠶食,最終將總數比自己多的敵人全部幹掉,取得勝利。

總體上是弱於敵方,區域性上卻是強於敵方的。

所以呢,欺負敵人人數少,裝備弱,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所有人都是這麼幹的。

沒有哪一個優秀的指揮官,會甘願放棄自己的優勢而不使用,只用和敵人相當的兵力去戰鬥。

真的這樣做,並不代表軍人的驕傲、榮耀,而是白痴、腦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