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高照,山風涼爽。

兩岸的山嶺蜿蜒起伏,鬱鬱蔥蔥,山也美,水也美。

山間的小河上,十條竹筏在逆流而行。

這次偷襲,走的是水路。

經過探查,野人部落邊上的小河,是渚水上游的一條支流,這條小河雖然小,也很淺,不到一人深,但是行駛竹筏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水路可以直達野人部落!

葉青大喜:好啊!

可以免於行走崎嶇難行的山林,太好了!

走水路相比走山路,安全多了,時間也能大大減少,對行軍來說,再好不過。

走山路要邊走邊開路,需要兩三天,走水路暢通無阻,速度也快,也就半天的事。

竹筏上堆滿了這次進攻所需要的物資,而最多的物資,就是繩索。

帶這麼多繩索幹嘛?

當然是抓捕野人用了,抓奴隸不帶繩索怎麼帶回去呢?

而另外的,顯眼的物資,就是100塊木板。

這些木板,經過簡單修整,邊緣光滑圓潤,沒有了稜角,厚度也就兩公分左右。

嗯,這本來是為新村製作木門準備的門板。

木板的一面裝上了臂環和把手,方便族人將手臂塞進去抓握。

木板的用途,就是用來當做臨時盾牌了。

為啥不用青銅做盾牌呢?

青銅堅固有韌性,又能一次鑄造成型,也可以敲打成科學合理的外形,防禦野人的弓箭,效果絕對好。

製作青銅盾牌對部落來說,也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完全沒必要啊。

太浪費了!

野人的弓箭軟弱無力,連一層牛皮都穿不過,盾牌用青銅打造那不是浪費嗎?

主要是,並且青銅產量有限,鑄造盾牌消耗量大葉青捨不得。

至於說製作輕便的藤甲盾牌,葉青想了一想,感覺效率還是太低,以後可以考慮。

部落並沒有大量現成的藤蔓,大批地製造藤甲盾牌,需要浪費不少時間。

而用木板的話,防禦上也是足夠了。

野人的弓箭沒可能穿透木板的。

即便有個別奇葩,天生神力,射出的弓箭穿透了木板,也傷不著人了。

部落現在製作木板,非常的快速和簡單,材料工具都是現成的,並且這種厚度的木板,重量也並不是很沉重,族人舉起來很輕鬆,並不困難。

雖然木板的形狀平坦,並不是很方便,也不科學合理,但是臨時充當一下盾牌用一用,也是可以的。

竹筏上,坐著全副武裝的防風氏族人。

每條竹筏上坐著10個人,一共是100人。

這100人全都穿上了鱷魚皮的盔甲。

發現野人危機後,意識到部落周圍並不是那麼安全,還存在著不少危險,葉青立刻又讓部落的婦女,加班加點的趕製出了50副鱷魚皮盔甲,在這次進山剿滅野人部落之前送了過來。

製作皮甲的原材料鱷魚皮,部落儲備的還是很多的。

本來縫製鱷魚皮甲難度不小,但是在葉青發明瞭青銅針,青銅剪刀,及其他切割皮革的各類青銅工具之後,製作皮甲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鱷魚皮甲,葉青也沒有搞什麼個性化,全部是統一樣式,統一規格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