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有一個族人,由於心急,不小心將鋸子折斷了。

他拿著斷成兩截的鋸子,坐在地上椎心頓足、嚎啕大哭。

而一眾族人對他也是滿臉的怒容,紛紛斥責。

鋸子斷了,重新做一個就是了,雖然可惜,但也沒到嚎啕大哭的程度啊!

葉青問他為什麼要哭,他邊哭邊說:

“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啊……”

“這是天神才能用的神器啊,是天神賜予部落的神器啊!現在被我弄壞了,我對不起部落啊,對不起先祖啊,對不起族人啊……我是罪人啊!”

族人對鋸子竟重視如斯!

葉青只好勸他:

“這是我製造的,不是天神製造的,如果懲罰,也是我來懲罰你,而不是天神來懲罰你。你不要哭了……我原諒你了!”

“真噠?”

“真的!”

“嘿嘿嘿……”

他馬上破涕為笑。

葉青:“……”

真是淳樸的可愛啊!

鋸子對所有族人都是初次使用,沒什麼經驗可言,不小心弄壞工具是很正常的。

論起對工具的重視程度,其實族人比葉青自己,不知道要珍惜和愛護多少倍。

對生產工具極其缺乏的族人來說,葉青發明的工具,每一件都是神器,都能給部落帶來極大的好處,都能給部落的生存帶來極大的幫助。

關係到生存,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

族人,包括葉青,都是生手,在葉青的指導下,做出的東西只能說勉強可用。

不過,現在也不是追求質量的時候。

技藝是需要經過大量練習才能提高的。

他儘量讓每個族人專注於單一的某一項工作,這樣能儘快提高族人的單一技能熟練度,會對提高成品質量有些幫助。

嚕嚕這個悟性不凡的傢伙,又被葉青抽調出來挖削榫卯。

做出幾個榫卯之後,他便有了感覺,隨後做出的榫卯越來越標準,越來越精確,速度也越來越快。

榫卯結構,部落也早已經發明。

族人居住的茅屋,有些地方已經使用了榫卯結構。

只不過以前因為工具缺乏,榫卯結構的加工難度太大,能不用榫卯,便儘量不用榫卯。

犁耙耖,需要用到的榫卯,都是最簡單的榫卯結構,也都是傻大笨粗的風格。

因此,花了四天時間,葉青帶著這些原始人“木匠”便將所需要的犁耙耖全都做了出來。

土地清理乾淨之後,接下來就是築田埂、挖水溝、攔河蓄水。

在幹這些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幹。

那就是丈量田畝。

這些新田,將來是要分給各戶的,長期吃大鍋飯這事已經被歷史證明行不通。

而分配,就涉及到公平問題。

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性如此,非道德問題。

葉青計劃將每塊田的大小劃為一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