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何言寧(自述番外篇)(第1/3頁)
章節報錯
家國不興,談何安寧。
何言寧。
這是我名字的由來。
我的養父母原是臨城的高官,因看不慣皇帝的無所作為,手中拿起鋤頭,帶著幾百百姓就敢接兵起義。
父親被押送砍頭的時候,手上的凍瘡甚至還未曾好轉。
他那時看著我,五大三粗的漢子哭的淚流滿面。
“我的兒,可惜為父的腦袋還是太笨,造福不了百姓,也沒辦法教給你更多的大道理。”
“如今又連累我們全家送死,爹後悔啊!”
那時我尚且年幼,我自小便知道我不是爹孃親生。
但他們從未苛待於我。
事實上,爹孃有著菩薩心腸,祖上又多有積蓄,買來了這高管名頭本想是造福百姓。
卻未曾想父親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如此浩大的帝都,他在這小小城池就算再努力,也蕩不起什麼波瀾。
在我慢慢長大之時,府中的一半事務便都是我來處理的。
父親倒是想自己親自來,倒是一個事務他要琢磨半天,我看著堆積成山的書本,著實替他著急。
他時常看著我欣慰不已。
同時又慶幸我不是他親生的,否則以他的實力,怕是生不出我這樣聰明的。
他起義這件事我是不知道的。
也沒有想過父親會如此衝動,偏偏還有個一股腦支援他的母親。
當我得知的時候,已經站在了那高高的砍頭臺上了。
彼時,我口中還吃著有些喇嘴的粗糧,看到圍觀的百姓和痛哭流涕的父親,一臉懵逼。
父親這些年,雖然事務處理的有些慢,但可謂是勞心勞力。
但是當看到城池中許多百姓一窩蜂的衝上來懇求不要砍頭的時候,我還是被小小的震驚了一下。
我從不知,父親原來也有這樣的號召力。
難怪,在這個吃不飽飯的時代,還能有幾百個壯丁願意跟著父親送死。
父親看到下方百姓,他的眼中愧意更甚,他不願再拖累百姓,卻也不願就這樣去死。
他跪在地上,三兩下就將頭磕出血來。
母親在旁邊心疼的哭泣,她死死抱著我的身體,告訴我不要怕。
其實我倒是沒什麼所謂,也不是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