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不能節省的成本(第1/2頁)
章節報錯
“工資低,哪裡有人才啊?
錢少了連服務員都會給你臉色看,而且市場越不好,跳槽的越多,薪水越是降不得。尹總應該也知道,去年天海房地產企業高管薪酬已經過了三十萬,現在看在看來,漲勢依舊明顯。為什麼現在地產相對疲軟,工資卻一直在張。原因很簡單,市場越不好,越要漲工資。
正所謂:市場越不好的時候,業績壓力越大;壓力越大的時候,心情越不好;心情不好的時候,腦子越不開竅;為了讓腦子開竅,更要讓心情好,就需要漲工資。
現在都說八零後很自我,心情不爽,抬腿就走,世界太大,想看就看。走得再遠,人也是要吃飯的。要籠絡人心,光靠企業文化是不行的,也要靠薪酬激勵。皇帝不差飢餓兵,胡蘿蔔總是少不了的。光說不練,誰還想幹呢?”
“葉小姐,沒想到你一個設計師竟然有這樣的頭腦,你想的這麼多,太令我欽佩了。”
“其實,我這就是跟著陸阡陌和曉紅一起長了養成的習慣。現在我很少單純從設計師角度看問題了。畢竟設計出來的房子是要給你住的,設計很重要,其他方面也很重要。”
“那也讓我欽佩的很,像你這麼漂亮的女孩子,靠著美貌就能改變別人,腦子裡還想的這麼多,真讓人佩服。”
“再漂亮也會老的,腦子裡知識才能用一輩子的。尹總,我們接著說吧。”葉婉畢竟與尹雲鵬糾纏於自己的貌美,便岔開話題道。
“好,你說,我聽。”尹雲鵬道。
“第二點,市場定位成本省不得,換句話說,策劃很重要,沒有策劃,營銷是做不好的。”
“這個我很懂,否則就不會來請教葉小姐了。”尹雲鵬道。
“現在很多房企都很重視營銷,市場定位大多都來不及做。房子賣不好,其實專案還沒開始就已經打下伏筆了。我經常看到有的專案搞了個大、中、小戶型的全面積段,表面上看似把客戶一網打盡,結果最後這種‘總有一款適合你的戶型’都賣不出去。
有個專案東望別墅、西鄰高架橋,東面是大戶型、130多平米,紫氣東來;西面是小戶型、90平米,西曬且吵。奇怪的是,西面的產品推出來,一條全賣光,東面的產品推出來,只賣了四五套。奇怪的關鍵點是,西面的價格比東邊的價格還高了800元。看到這裡列位看官就明白了,說白了這個區域是剛需客戶為主,大戶型好、耐看不耐荷包。其實這種情況還是相當普遍,現在的小城市多數是不能做小戶型的,四房戶型大多也賣的不好。這是因為小城市的房子總價低,容易一次到位,小戶型的過渡產品更適合大城市的高單價。而家庭人口越來越少,四房產品當然也就意義不大了。
可是,我們的銷售團隊說,這個戶型不是我定的。
奇怪?那是誰定的?呵呵,原來是技術上定的。技術部說營銷說得那些客戶需求,我們都知道。原來離客戶最近的營銷童鞋不一定懂得客戶,反而是技術部的童鞋更理解客戶?
其實,真正畫圖的是設計院的小夥伴,這些小夥伴大多還沒有功成名就,並不一定知道:那200~450平米的大面積戶型,客戶究竟是誰?設計上愣是隻有2.9的層高,中央空調一吊,就剩下了2.3米的淨高,你讓營銷哪裡去找客戶來?
所以說,找準客戶很重要。找客戶如釣魚,釣草魚用蚯蚓作誘餌是不行的,人家是吃草的嘛。不過市場調研與客戶定位,光是花點錢,靠中介機構給個報告那是不行的。專案團隊還是要在拿地之前就紮下去,這樣才能摸清市場行情和客戶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看著別人的樓盤賣得好、別人的戶型賣得好,自己也照搬照抄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最後就是紅海中的大眾產品,只剩下價格戰一招了,就算是老闆聰明蓋世,也是回天乏術的。”
“葉小姐,你說的簡直太對了。看來我這一次請教你,又找對人了。”尹雲鵬笑道。
“你是一個企業的老闆,眼光看得都是大事,我這就是經驗之談,跟你一個其實罷了。再有,設計成本省不得。設計不是你想抄,想抄就能抄。”葉婉接著說道。
聽到葉婉的話,尹雲鵬道:“我當然不想抄了,想請葉小姐設計,價格隨你定。”
“我真的沒時間,要不真的給你設計了。不過,設計院設計的時候,我可以提一些意見,尹總,你看這樣可以吧?”葉婉道。
“好啊,我知道你現在世紀集團的專案都忙不過來,還要兼顧三井地產的設計,我這種專案自然請不動你了,太可惜了。”尹雲鵬搖頭道。
“尹總,你放心我會幫忙的。我跟你說說為什麼設計這一塊不能省吧。
現在的方案設計也越做越銼了。立面是抄的,戶型是抄的,景觀方案是抄的,內裝是抄的,沒有什麼是不能抄的,美名其曰標準化設計資料庫。天下圖紙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有些設計師抄也不會,130平的廚房間比90平的還小,大戶型的客廳還不如小戶型的敞亮,餐廳的餐桌堵住了廚房間的門,小衛生間的乾溼分離用的是200MM的磚牆,既不透亮有浪費面積。
因為房價漲不上去了,開發商也要為客戶省錢,設計成本當然也要降下來了,可是,設計院的那些沒有結婚或者結婚了卻不在家做飯的小夥伴們卻並不一定知道廚房需要多少空間?需要多少電源插座?洗菜做飯的流程是什麼?冰箱、洗衣機、洗碗機、微波爐、電烤箱、冰激凌機、榨汁機……那可都是要空間、要電源的啊?我們也會聽到營銷童鞋抱怨說客戶看到產品設計有缺陷,最後流失了。有些設計還是我們設計院夥伴出品的標準化設計庫的產品啊。
做了標準化設計,產品的個性化全沒有了,產品的個性化全沒有了。產品沒有個性,就沒有特色、沒有差異化,當然就賣不出差異化的價格了。當然,設計部門總是有理的,什麼容積率的問題、日照的問題、綠化的問題、消防的問題……,總之,設計還是要有所取捨的嘛,哪有十全十美的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