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東大街的思考(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個原則是相容性原則。
天海東大街要在傳統商業街的基礎上進行傳承和揚棄,做到文化與民俗的相容、購物與休閒的相容、生理與精神的相容。遊客到訪一座城市,會被其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等傳統旅遊資源的吸引,也會為業態豐富、交通便利的商業街駐足。大眾旅遊時代,休閒度假和自助旅行逐漸成為主流,遊客越來越深入到城市的日常生活空間。
第三個原則是統一性原則。
天海東大街的發展與建築分佈,開放空間息息相關。購物步行的距離、街道人群的擁擠程度、店鋪的創新性等都會在微妙之間影響客流。同時,風格的統一也極為重要:
比如:哈爾濱中央大街的建築輕盈、華麗、精緻、細膩,是俄式建築風格的綜合型商業街;南京夫子廟是以青磚、桶瓦、歇梁、飛簷為特色的中式建築風格。
我們應該在建築形態多元的基礎上,統一風格,突出特點。
第四個原則是合作性原則。
由於天海東大街全長兩公里,範圍比較廣,各個店鋪之間也就不可避免存在競爭現象。所以為實現共同進步,在進行規劃時,應積極考慮各個競爭者的各自優勢,促使商鋪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營造良性競爭的環境。
第五個原則是人本性原則。
優質的商業街,必然要做到以誠為先,以客為主,但究其核心,還是以人為本。天海東大街也要“在意遊客的在意”,懂得老人可能需要多上廁所,懂得孩子對歷史典故與玩具美食的好奇心,懂得新生代消費者對拍照背景的需求,懂得更多的遊客不止是為了購物和風景,更是對自己所愛的人的陪伴……”葉婉聲情並茂地說道。
“葉婉,有了對東大街有了特徵描述,又對專案制定了設計原則,難,我們要如何滿足商家和顧客要求,同時還能達到專案盈利的目的呢?”陸阡陌問道。
“阡陌,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提供差異化的文化產品與服務。
現代營銷理論認為,企業向市場提供的產品中既包括有形實體,也包括無形利益。歷史街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是天海東大街整個專案開發的核心,是旅遊者消費產品的目的。天海東大街有著歷史街區的建築群,其文化就是依附於古老建築下的歷史價值、民族文化和地域民俗特色。
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天海東大街的發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植。
各級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有特色經營發展趨勢商業街的培育,並負責組織、協調和落實特色商業街規劃、建設工作。一方面,由於天海東大街本身具有很多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種政府行為。另一方面,天海東大街所佔地是城市的中心地帶,在建設方面有很強的規劃性,有大量的公共設施存在等等,這就要求必須有一個非盈利性的機構對商業街實施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才能使商業街形成獨特風格、環境優美、秩序井然的良好氣氛,逐步形成人氣、商氣兩旺的局面。對於一些歷史文化遺產非常豐富的老商業街的開發改造,街區道路標誌和街景美化、環保、環境整治、交通、停車等街區公共服務專案,政府的統籌協調更是至關重要。
另外,全面合理規劃十分重要。
合理規劃商業街首先應考慮城市空間佈局,從最佳化商業資源配置和提高商業組織化程度出發,根據我國國情、商業街所在區域市情,使商業街建設和發展符合規劃性和合理性,有機結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商業街的佈局規劃還應體現全域性性,在考慮現存的商業營銷氛圍和顧客的消費習慣情況下,也要考慮目標客戶的人口流向,同時還應照顧本地區的佈局平衡,滿足居民的購物需求,瞭解商業街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避免商業街佈局的重複和不均也極為重要。商業街的規劃應配合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建出自身的特色,吸引旅遊人口。另外,應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對商業街進行配套規劃,保證有與之相配套的城市交通和基礎設施規劃。
最重要的是,強化自身特色。
特色是商業街最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有效保證顧客鎖定目的地。商業街要形成特色,必須明確市場定位,根據商業街的地理位置、商圈輻射範圍、目標顧客的消費層次、購買能力和需求特徵,以及周邊地區商業佈局和經營狀況,確立有別於其他的市場定位。
另外,引進新型業態也是十分重要的。
伴隨市場化程度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零售業態應不斷與時俱進,保持創新和改進。商業街的業態配置應與目標顧客的消費水平、消費結構相適應,新興業態應適應目標市場消費觀念和購買行為的變化,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
商業街的運營機構應對街區內的業態、業種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引導,缺乏統一的規劃,很難形成商業街的主業和特色,也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影響商業街的長遠發展。同時,要引導有實力的連鎖企業和著名品牌進入商業街。
最後是強化品牌化管理。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定期舉辦促銷活動。為了維護商業街的形象,提高商業街的競爭能力,商業街必須經常性地進行宣傳推廣,藉此吸引更多消費者的光顧,營造活躍的商業氛圍,還可以透過向外傳播商業街的品牌形象,長久地保持商業街的人氣興盛。
積極借鑑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營銷方式和管理手段,大力拓展現代商業市場空間。適應人們從單純追求物質消費向追求精神消費和服務消費轉變,從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向全面發展需求轉變的趨勢。注意發掘和利用商業街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商業街、品牌和商品的文化內涵,加強與顧客的溝通,及時掌握市場動向和顧客需求,並向顧客提供個性化的銷售和服務。
我的設計方案,就是圍繞以上的陳述,在滿足土地規劃、土地指標範圍之內,所設計的。”葉婉一口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