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現代與多彩
章節報錯
陸阡陌看著葉婉拿著的一摞子材料道:“葉婉,這麼多我看不過來,我邊看,你邊說,怎麼樣?”
“行,反正今天是週末,估計也沒外人來,我就慢慢跟你說。為了做好街區設計,我查遍了全國知名的步行街資料。透過這些街區特色的整合,找到了天海東大街的設計方向。”
“哦?主要由哪些街道,你跟我說說。”陸阡陌道。
“很多,我挑幾個重點的跟你說說吧。”
“好。”
“先說北方的,畢竟氣候相近,以BJ為代表的北方特色商業街區,有借鑑意義。
BJ很有特色的菸袋斜街,就想說它了。這條街位於什剎海前海,是BJ最古老的一條商業步行街。菸袋斜街佔地面積1萬2千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萬4千平方米。
菸袋斜街東口在鼓樓前大街路西,西到銀錠橋的北邊,西口和鴉兒衚衕的東口相接。其周邊城市肌理較小,空間緊湊。什剎海位於街道的西側,作為區域中最引入注目的自然要素。菸袋斜街街區中段的北面緊靠道觀廣福觀,曾是朝廷管理全國道觀的地方。
菸袋斜街主要空間是一條線性的街道,街道基本呈東西走向。整個步行商業街區的形狀像一隻大煙袋,其東口是菸袋嘴,西口為菸袋鍋。在形態上它並不是純粹的直線,而有折線的轉拐,經過兩折,三段折線與一條背街組成。
菸袋斜街全長232米,第一段轉折出現在40米左右,這一段建築為兩層,街道寬度4米左右,D/H在1/2,街道空間較為緊迫和狹長,北面的建築作為街道的底景,暗示前段有個未知的空間,誘導著人們前進。
第二段折線的街道長度40米,與第小一段街道基本無異,只是街面寬度變得更為狹窄,普遍在3米左右,空間更為狹窄和緊湊。
在第一個轉折處,有巷道連線通向街道北側的四合院一街中路北側的道觀廣福觀。轉過第二個彎後來到街道的第三段,也是街道的主體部分,空間突然開闊起來。兩側的商鋪普遍為一層,街道寬度變為5米,街道高寬比變為1:1,尺度非常親切宜人。
整條街道雖然有線性的折拐,但卻並沒有開敞的空間節點,只在街道的第三段折拐的前部有一個稍顯寬闊的開口通往另外一條南側的背街。兩側建築尺度較小,面寬約6米,進深約4米,彼此緊挨著呈線性排列。多為仿古的明清風格建築,青磚、灰瓦、坡屋頂。建築普遍為一層,古色古香,簷口高度不超過6米。
街上店鋪林立,漆紅的牌匾與其上燙金色的店鋪名稱,門前掛著大大小小的幌子,商業氛圍非常濃厚。地面整齊的地磚明顯是現代修葺後的。店面前古色古香的木頭門牆、簷口和額枋又打造出街道側立面特有的歷史痕跡。”
聽了葉婉的介紹,陸阡陌問道:“葉婉,我們從菸袋斜街能得到什麼啟示呢?”
“啟示就是原生性,特色文化商業街,越原生的越有味道,天海東大街也要保留很多原生的原生的元素,讓專案更加的鮮活。”葉婉道。
“葉婉你說的很多,確實像你說的那樣,保留原汁原味,才能推陳出新,愈陳愈香。”
“是,下面要說的是BJ三里屯步行商業街區,很有特色的魚骨形開放空間。
三里屯步行商業街區位於BJ朝陽區東部,三里屯分為南北兩個區。北區靠近大使館,主要為高階住宅區南區臨近酒吧街,主要是零售、娛樂、文化的綜合性功能相結合的城市時尚體驗區。其中南區佔地面積約3萬5千平方米,建築面積7萬2千平方米。開放多樣與公共空間的線性流動,是三里屯步行商業街區最大的特徵。
南區街道空間結構是魚骨型,南北走向貫穿街區的主街上並列排著5條東西向的次街。南區由16棟多為一層的低層建築組成。被步行道、小徑、庭院環繞,形成開放的都市商業購物廣場。
南北向的主街長200米,寬10米左右,街道寬高比約為0.6:1。相對而言,兩側建築對道路的限定是比較強的。沿著主街向前走50米左右,來到了片區的中央廣場,長寬都約為30米的尺度宜人的主廣場。
主廣場正前面的蘋果標誌格外耀眼,那是置於兩側建築之上騎樓,暗示著朝前行進。穿過騎樓後的主街與原來的主街向西移動了20米,與街區外的城市幹道相接,形成貫通的態勢。主街的結尾又呈現向外擴大的梯形,表示著主街的終點。
城市幹道連通到三里屯街區的北區。東西向的次要街道長約140米,街道寬度在3一5米,空間給人的感受更為狹窄,營造出中國古老巷道的空間尺度感。
街區的入口呈現喇叭型,東側建築的切角吸引人們前來。主廣場上四周有座椅,中央有噴泉、供來遊玩購物的人漫步、休憩、暢遊、觀景、閒坐、溜冰、還可以選擇在噴泉中嬉戲。主廣場上的社群中心一橙色大廳,是各種社群活動、展示和表演的場所。
建築實體呈塊條狀分佈,邊長從10餘米到50餘米,大小不等。由於建築的幾何折線化的切割方式,使東西向的次街兩側的垂直介面的參差不齊,空間開合變化尤為明顯,形成若干個讓人觀賞駐留的小空間。
建築二層有連通的廊道,一來增加了商業空間的連通性,限定了由於建築的折線外邊界所形成場空間的隱性邊界,使若干小的空間節點具有完整的形態。同時二層的建築沿柱網軸線向內縮排,形成若干個開放平面,讓人們有休憩的空間,結合店鋪的不同功能,把室外平臺充分利用了起來,變成室外餐飲平臺。
三里屯南片區的建築特色也格外鮮明。建築外皮是玻璃與金屬材料的交替組織,大面積的玻璃既是櫥窗,又連通了室內外空間。建築立面處理手法豐富多變,採用飽和的用色和時尚的材質突出都市氛圍。”
“葉婉,三里屯給我們的啟示又是什麼?”陸阡陌問道。
“現代和多彩。”葉婉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