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三個人決定去麵館吃頓面填一下肚子就好,一份普通的雞蛋麵,需要五文錢,老餘頭又叫了兩份小鹹菜,一共二十文錢,搞定了一餐。

這古代的物價還算是低。

至少在現代,二十塊錢可能只能吃一份面。

三個人吃飽喝足,又在街上溜達了幾圈,瞭解了一下鎮上的店鋪和街道。

餘卿卿打算將未來的冰粉攤子擺在鎮西邊菜市場外邊的一個十字路口那裡。一是位置上靠近村子,運輸方便,二是雖然攤子不在菜市場裡,人流量沒有那麼大,但是卻相對清淨些,人們吃東西自然想是在乾淨點的場所。第三是那裡有個大榕樹,還有一口井,相對來說比較清涼,水源也很方便。

唯一不好的缺點就是這個位置的優點太過明顯…想來這裡擺攤的不是一家兩家……

幸運的是,這個時代的小縣城還有專門的街道司,大概類似現代城管一樣的職位,由一些士兵負責管理街道秩序和收費。

餘卿卿一抬頭就看到街角的幾個穿著士兵服裝的人,便招呼老餘頭湊上前去詢問這個擺攤的費用。幾個看起來不苟言笑計程車兵沒有想象的那麼不好接觸,他們說,租攤位可以,就是一天要二十文錢,如果整月租的話,就四百五十文錢。

怪不得這個地方位置那麼好,真正租的攤位卻並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小攤販一天也不過掙上幾十文錢,卻要貼這麼多在攤位費上。

餘卿卿卻覺得可以,按照他的計算來看,冰粉籽是沒有成本的,每份冰粉價格打算定在五文錢一份,成本在兩文錢左右,只要賣了十碗,攤位費就回來了,再剩下的,就是純賺了。

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餘卿卿讓老餘把最後的四百多文錢一次性交清了一個月的攤位錢,位置就定在了他看好的大榕樹下。

吳女士:終究逃不過把錢全部敗光的命運。

揣著剩下一點點的牛車錢,老餘干乾淨淨、分文沒有的帶著母女倆高興的回家了。

回到家,把放在空間裡面需要用的的東西拾掇出來,老餘頭一邊切著碎果脯,一邊唸叨:

等我賺錢了,一定要給你們娘倆各買十套衣服,十套首飾。

這裡跟現代可不一樣,現代一輩子就一個戒指,頭上也不興帶什麼花裡胡哨的。

在古代,女人的頭面就是可就是一家人的門面,我老餘家的門面怎麼能差。

還有,我們一定要買車,不要那個牛車,一定要四馬驅動的那種,那種氣派,還舒坦,你們娘倆坐裡面,我就騎個棗紅大馬在邊上跟著。

還有啊,咱們現代沒有僕人,請個保姆要像個大爺一樣供著,還要偷偷放監控以防不厚道的虐待孩子老人啥的。

雖然說古代這個奴隸制啊,是落後的,是不對的,但是…說到這老餘頭口是心非地笑了。

沒辦法咱們總要入鄉隨俗不是嘛…以後再給你們母女倆一人安排十個丫鬟,一個給洗臉一個給遞毛巾,一個來掃地一個給倒垃圾,還有幾個就排成兩排站門口,喊你們“夫人好”、“小姐好”,就跟五星級酒店裡面的迎賓隊伍一樣,多熱鬧。

老餘頭剁完了山楂粒,剁葡萄乾,剁完了葡萄乾,剁橘皮絲,嘴上稀稀碎碎的也是說個沒完。

吳媽媽實在是聽不下去了,拿了個蘋果,堵住了他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