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來縣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縣名為臨水縣,這個時代行政區域的劃分分為路、州、縣。此處地方與現代的福建省頗為相似。按照老餘的記憶來,這兒屬於福安路,福州下面的一個小縣,因為地處漕運與陸運的交接處,發展還算繁榮,是一個挺富裕的小縣城。
家裡已經沒有足夠的食材和糧食,做冰粉也需要各種乾果調料,除去做推車的八百文之外,還剩下2000文錢,老餘估摸著差不多夠今天大采購的了,便招呼著媳婦兒,閨女一起去縣上。
要不說,現代人的消費觀念還是和古代人還是不一樣的,有多少花多少。要是原主一家知道自己辛苦攢了幾年的二兩銀子,老餘打算一次性花個差不多的話,估計能氣的再次奪魂上身。
清水村離縣上並不是很遠,走路大概也就一個小時的樣子,坐牛車的話,稍微快一點,大概要半個小時,比之前餘卿卿上班的公司路程還要短一點。
老餘一家三口趕到村口時,正好碰上了準備出發的牛車班車,每人交了一文錢,坐上了車。
車上還有幾位鄉里鄉親的,看到餘大樹一家,都好心的打了聲招呼,問了幾句有的沒的,看來原主一家憨厚老實,在村裡的風評還是很不錯的,昨天那一場鬧劇,也讓很多村民對他們充滿了同情。
還有幾個人問他們家的田,對餘大樹一家要賣田,都感覺十分的好奇與驚訝,一些年紀比較大的,直接勸餘大樹要謹慎一點,不要衝動,不要隨便把田賣掉,絮絮叨叨個沒完。
老於笑呵呵應了幾聲,算是應答了他們的好意勸導。
餘卿卿一路上卻是很愜意地左右張望,以前騎過腳踏車,坐過公交車,計程車,地鐵,飛機,唯獨沒有坐過原生態的牛車,這一顛一跛的,還頗有幾分趣味。
吳媽媽一路上也在欣賞風景。
這母女倆在村裡的存在感本來就是很低,也不是當家的,因此都在車上默不作聲。
等到他們到了縣上,縣城的居民們已經活躍起來,一時間也是熱鬧的很。
一家三口先溜去糧油店,買了些穀子乾糧,還有加入冰粉裡面的紅豆綠豆薏米。畢竟村裡人並不是每天都吃得起上好的精米,家裡只擺著大白米,也會引起他人的懷疑。
按照老餘的養生理論,多吃點粗糧有益健康。
接著又去雜貨鋪買了一堆簡單的密封陶罐、碗碟、勺子,幾大份的乾果脯,一大份純正的老紅糖,一罐子的芝麻油,在水果店買了一批剛上市的水果,路邊小攤買了足夠吃一週的新鮮蔬菜和雞蛋,最後轉去藥房,買了些幹薄荷。
一路下來,懷裡的籃子逐漸沉重,裝銅錢的兜兜卻逐漸輕盈。
最後去肉鋪買了點豬板油,豬肉和豬骨,這一家子一直捨不得吃葷腥,身上都缺油水得很,換成了老餘一家,自然是不會虧待自己。
有些容易壞的東西或者太重的糧食,三個人找了個偏僻巷子,就把水果豬肉類等的放空間裡面的冰箱了。
餘卿卿看著路邊一個賣小雞崽的攤子走不動道了。
“爹地,你快看,這小雞崽,毛茸茸的多可愛!”這個時代不興喊老爸爸爸,都說“爹孃”,餘卿卿把爹直接喊成了爹地,這樣聽起來差別也沒有很大,她覺得。
一向很寵女兒的老餘頭立刻大手一揮,買!
於是餘卿卿懷裡又多了裝著三隻小雞崽的簍子。
反正女兒天天在家也沒事幹,不比以前的樓房,農村都興養雞,讓她也養著玩玩,萬一不小心真的養大了,還可以殺了吃,老餘頭很是樂觀。
錢造的得只剩下五百多文了,花錢花上頭的老餘甚至還提議要去餐館搓一頓,被母女二人制止了。
目前未來的收入還不穩定,這日子,還是過的謹慎點好,手裡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