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藥質量標誌物(1)(第2/2頁)
章節報錯
又如紅景天藥材及飲片樣品僅40%為《華夏藥典》規定的大花紅景天正品藥材,大部分為混偽品”
鍾醫舉例子說道。
都是千年的狐狸,誰都別在誰身上說聊齋。
“再比如說……”鍾醫正準備繼續開口。
“在比如說,栽培種植及產地生態條件因素,對這方面也有影響。”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來,打斷了鍾醫的話術。
大家往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竟然是林婉嵐。
也對,在場敢於在這個時候打斷鍾醫的,出了肖長命以外,就只有這一位了。
“為了滿足臨床需要,我國許多常用中藥為栽培品。
目前我國許多栽培的中藥材主要靠藥農分散種植,種植技術粗放,缺乏規範的管理和技術指導,造成種質不佳、品種特性退化等問題,如牛膝的種質退化引起牛膝的根越種越小,黃芪的木化變異,防風根的分枝變異等。
再加上栽培中濫施農藥、化肥、刺激生長物質等,造成中藥中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超標,其質量受到影響,難以符合藥用標準。
產地因氣候、土壤、水質等生態條件不同,成為影響中藥質量的主要因素。
性從地變,歷代醫家非常重視中藥的道地性。甘草中的甘草酸量因產地不同5~6倍的差異。所以,不同中藥選擇其適合的生態環境才能保證質優效佳。”
林婉嵐開口,陳浩然的目光終於落在了林婉嵐的身上。
之前也是林婉嵐打斷了陳浩然,讓眾人去吃飯的。不過,這只是小孩子手段,陳浩然不會去計較。
但是,現在林婉嵐再開口,陳浩然這才真正的把目光落在了林婉嵐的身上。
“不管是這樣兩個原因,更多的還有采收加工因素這方面的原因。”林婉嵐說道。
“中藥的採收通常以藥材質量的最最佳化和產量最大化為原則,但有時這兩個指標是不一致的。
因此,必須選擇合適的採收時期和加工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證臨床療效。
很簡單,比如說柴胡總皂苷的量一年生者高於兩年生者,雖然後者根的長度直徑和分支數目高於前者,但由於柴胡皂苷主要存在於皮層的厚角組織中,隨著根的增粗,皮層所佔比例下降。
&n的幼苗,有“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拔來當柴燒”的說法,說明採收期的重要性。
在很多研究中發現,茵陳4個主要利膽有效成分蒿屬香豆精、對羥基苯乙酮和茵陳香豆酸A、B,以秋季花前期至花果期的量高。薄荷在花開末期收割也是因為這時揮發油中薄荷腦的量比其他時間都高。
另外,當歸、川芎的揮發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其切片的薄厚在乾燥時會對其揮發性成分的散失造成影響。”
林婉嵐侃侃而談,聲音不大,但是其中充滿了力量,並且十分的肯定。
她舉的例子也十分的生動,信手拈來,並不是什麼什麼生搬硬套。
同樣自信切強大的陳浩然對這種感覺特別熟悉,他瞬間在心裡對林婉嵐就有一個判斷:這是一個強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