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泛舟暢談(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楊士奇看了李青雲的奏章後就知道永樂帝肯定不會重責李青雲,他很清楚永樂帝的秉性,因為是透過“靖難”依靠武將們坐上的皇位,所以永樂帝歷來重武輕文,李青雲一個文官,但是有投筆從戎的氣魄,足以令永樂帝欣賞。dm
再加上李青雲剛剛到任湖口縣知縣不到三個月,豈能把罪責都算在他的頭上?
所以他才會在文淵閣的書房內發笑,感覺能寫出此等文章之人絕對非等閒之輩,無形中已經對李青雲產生了興趣。
十二月初,江西下了一場大雪,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天地間成為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一大早,李青雲領著羅鳴等人去碼頭看望災民,災民的房屋已經在大雪來的三天前重建完畢,所有在大火中失去家園的災民都住進了新房。
見李青雲來了,新房裡的人紛紛出來迎接,對他很是恭敬。
大家這段時間來可是看得真真切切,如果不是縣太爺在白水鎮坐鎮指揮重建工作,他們豈能這麼快就住進新房裡。
李青雲檢視了一下,災民家中的糧食和衣褥等物品都十分充足,足以安穩度過這個冬天。
中午的時候,他來到碼頭,站在岸邊望著鄱陽湖冷清的江面發呆,算算時間,京城對他的處理結果也應該快要下來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一時間他的心裡沒了底,不知道永樂帝會如何處置自己。
“大人好雅興,在此欣賞湖景。”就在他陷入沉思的時候,身旁忽然響起了一個清脆的聲音。
“陳小姐?”李青雲覺得聲音隱隱約約覺得有些耳熟,扭頭一看,驚訝地望著立在一旁微笑著的陳凝凝。
“大人,小女子新學了幾首曲子,不知道大人可否賞臉一聽。”陳凝凝披著紅色的大氅,臉頰凍得有些發紅,亭亭玉立地站在那裡,別有一番嫵媚的味道,笑盈盈地看著他。
“小姐琴藝超絕,能聽小姐撫琴是本官的榮幸。”李青雲感到很奇怪,在他的印象裡陳凝凝一向對他很冷淡,於是不動聲色地笑道,想看看她有何企圖。
“大人,小女子在船中略備酒菜。”陳凝凝見李青雲答應了下來,側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青雲這才看見岸邊停著一艘小船,起身隨著陳凝凝上了船,船艙裡有一張長條桌,一張方桌和兩個爐子。
長條桌放著一個古箏,方桌上擺著兩套餐具,兩個爐子中一個燉著火鍋,另一個溫著酒,一名穿著青衣的丫環侍立在一旁。
“你們在這裡等著。”由於船艙內空間有限,李青雲上船後沉聲吩咐跟在身後的羅鳴。
“大人……”羅鳴面露為難的神色,想要說些什麼。
“就這樣。”李青雲抬手打斷了他的話,彎身鑽進了船艙。
在羅鳴等人注視下,小船緩緩駛離了碼頭,向湖水深處而去。
湖面上空空蕩蕩,這個時候天寒地凍,又不是貨運季節,很少有船出來。
忽然,寂靜的湖面上響起了悠揚悅耳的琴聲。
陳凝凝專心致志地在船艙裡撫琴,李青雲還是第一次見她如此認真,一邊喝著酒一邊凝神聆聽著。
“大人,這杯酒小女子替那些災民敬你,使得他們避免了風霜露宿之苦。”一連彈了三首後,陳凝凝起身離開了長條桌,坐在了方桌的旁,與李青雲面對面坐著,倒了一杯酒後敬向了李青雲,嬌聲說道。
“這是本官的職責。”李青雲笑了笑,與陳凝凝碰了一杯,兩人一飲而盡。
“大人,這杯酒小女子替巡檢司那些被強徵來的民壯敬你,使得他們可以回去與家人團聚。”陳凝凝接著倒了第二杯酒,再度衝著李青雲舉了起來。
“老幼病殘,理應免除徭役,本官只是糾正了一個錯誤而已。”李青雲不以為意地搖了搖頭,與陳凝凝喝下了第二杯。
“這第三杯,小女子替家父敬你,如果不是家父把大人留在家中,白水鎮也就不會遭此橫禍,大人也就不會如此被動了。”陳凝凝再度倒了一杯酒,咬了咬嘴唇,神色有些黯然地向李青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