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三名女子有一名不甘受辱自盡,另外兩名被水匪給殺了,被抓的水匪已經被關進了大牢,對在白水鎮上所犯的罪行供認不諱。

不過非常可惜,匪首王三趁亂逃走,不知所蹤,江西提刑按察使司已經發布了高達五百兩銀子的懸紅來緝拿王三。

白水鎮的災後重建有條不紊地進行中,九江府和湖口縣的賑災物資相繼運來,江西布政使司也從臨近的府縣調集物資救助白水鎮的災民,使得賑災物資充足。

說起來這還要多虧了李青雲的如實上報,江西布政使司和九江府得知如此嚴重的災情後肯定不會無動於衷,歸根結底最後受益的是那些受災的百姓。

九江府知府楊德民已經給朝廷寫了關於白水鎮遭受匪患的奏章,除了水匪兇殘外,湖口縣知縣李青雲臨陣指揮失當是重要的原因,把責任一股腦地推到了李青雲的身上。

作為湖口縣知縣,李青雲自然也寫了奏章,由於奏章是密封的所以誰也不知道他寫了什麼。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他的形勢非常不妙,十有yankuai會為此次事件背黑鍋,即使不撤職查辦也會調離湖口縣貶職任用,仕途堪憂。

面對即將失勢的李青雲,湖口縣的官吏和鄉紳、商賈對他逐漸疏遠,敬而遠之,就是張有德也不像先前與他走得那麼近,讓他體驗到了什麼是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李青雲的幾次催促下,張有德才向白水鎮巡檢司下撥了五百兩銀子,至於剩下的一千兩以帳上無錢為由,要等到明年才能撥下去。

當然了,這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屆時李青雲還能待在湖口縣知縣的位子上。

隨著那五百兩銀子到了巡檢司的帳上,趙華按照李青雲的要求開始在全縣招募軍士,要求應募人員的年齡在十八歲到四十歲,對身高和體重都有一定的要求。

以往巡檢司的軍士是縣衙攤派到各鄉鎮的徭役,每家每戶必須按人頭出人,屬於被抓壯丁的性質,因此自然被百姓們應付了事,出現這種老的老小的小的局面,像這樣面向全縣招募還是第一次。

既然是招募,那肯定就有相應的待遇,包吃包住不說,每名軍士每個月能拿三錢的餉銀,一年發四套衣服,殉職的話有三十兩銀子的撫卹。

如果能抓到水匪頭目還有另外的獎賞,福利可謂十分優厚,故而湖口縣那些青壯年紛紛踴躍報名,招募點忙得不亦樂乎。

為了防止趙華亂招人,李青雲給巡檢司的人數定了一個限額,總共兩百人,所謂兵貴精不貴多,兩百人已經足矣。

另外,他還特意讓趙華多招收一百人,準備補充到縣衙的巡城壯班裡,以防備水匪到縣城裡滋事。

這一百名壯班士卒雖然也巡城,但他們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作為巡檢司的後備力量,一旦巡檢司需要人手,這一百名壯班就將前去支援。

在外人看來,李青雲這是被水匪嚇破了膽子,因此不遺餘力地招收武裝力量進行自保,誰也沒有想到他這樣做是否有另一番深意。

自從白水鎮水匪事件後,李青雲一直留在白水鎮督查重建的程序,他現在可是戴罪之身,哪裡有心情再回縣衙處理公務。

這天吃完晚飯後,李青雲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領著羅鳴等人去了陳凝凝所在的那個小院。

這些日子他一直忙著處理災後的事務,沒有時間去找陳凝凝,現在難得地閒暇下來,想再聽聽她彈曲子。

到了小院李青雲沒有看見陳凝凝,詢問一名丫環才知道,陳凝凝早就去了外婆那裡。

得知了這個訊息,李青雲不由得苦笑了一聲,看來陳伯昭已經認為自己這次是在劫難逃,故而讓陳凝凝遠離自己,以免自己打她的主意。

“羅班頭,你說本官這樣做是對還是錯?”離開了陳凝凝的小院,李青雲的情緒顯得有些低落,一邊走一邊問向跟在身後的羅鳴。

“大人高風亮節,屬下萬分欽佩!”羅鳴知道李青雲問的是把災情如實上報並且主動攬責的事情,想了想後說道。

經過這段時間來的相處,羅鳴對李青雲有了更多的瞭解,他發現李青雲是一個善良耿直的好官,從沒有做出那些欺男霸女、收受賄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