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御史銜庶吉士(第2/2頁)
章節報錯
永樂帝一旦出征,那麼留守南京的太子將會來京城監國,若非如此太子將一直待在南京,直至永樂帝大行。
恐怕此時誰也不會想到,沒了永樂帝的威懾,蒙古瓦刺部迅速崛起,成為了大明邊疆的一大隱患。
由於得到了永樂帝的恩旨,李青雲立刻變得忙碌了起來,一邊忙著都察院的事情,一邊準備著庶吉士的考試事宜。
得知此事後謝恆等湖廣道監察御史是又驚又喜,暗自羨慕李青雲的好運,竟然能得到永樂帝的恩旨,眾人商量了一下後把李青雲手頭的事務給分攤了,儘量給李青雲多的時間讓他備考,要是李青雲考上了他們跟著感到榮耀。
三月份初,李青雲憑著永樂帝的恩旨,與甲辰科的進士們一同參加了庶吉士的考試,他本來就有著不凡的實力,如今歷經三年的磨礪自然又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因此,在考試中李青雲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考上庶吉士,得以進入翰林院坐館。
李青雲的這種情況給翰林院和都察院出了一個難題,由於歷任庶吉士都是由新科進士考取的,故而身上沒有官職,故而翰林院和都察院都不知道是否應該保留李青雲監察御史的職務,只有上報永樂帝聖裁。
永樂帝想過李青雲能考中庶吉士,但沒想到他竟然奪了一個頭名,沉吟了一下後就拿定了主意,下旨讓李青雲兼顧監察御史和庶吉士:既然李青雲想考庶吉士那麼就應該有這個心理準備,這同時也是對李青雲的一種磨礪。
況且,李青雲竟然能在庶吉士的考試中奪得頭名,那麼自然文采斐然,翰林院的學業肯定難不倒他。
伴隨著永樂帝的諭旨,李青雲破天荒地開創了大明庶吉士的先河,成為了大明第一個帶著官銜的庶吉士,而且還是監察御史這麼重要的職務。
這意味著李青雲將比以前更加忙碌,他要來回奔波于都察院和文淵閣之間,既要履行御史的職責,也要在文淵閣中學習。
庶吉士坐館的地方並不是翰林院,而是皇宮內的文淵閣,除了學習外還要負責起草詔書,給皇帝講解經史書籍等等,是皇帝身邊的近臣。
朝廷對庶吉士採取了非常優厚的待遇,司禮監供給筆墨紙張,光祿寺預備早晚膳食,禮部供給蠟燭燈油及月俸,工部在皇城內東華門附近找一所寬敞的房子,以供住宿。
另外,庶吉士五天可以休沐一天,放假出宮,可以派太監及錦衣衛官員隨行照料。
而其他官員的休假則是“旬休”,十天放一天的假,正好對應一個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故而稱為“旬休”。
李青雲當然要按照庶吉士的待遇來休假,在他看來勞逸結合才能提供工作的效率,這樣也能更好地分配他的時間。
而且,一個假期中剛好各有兩天在都察院和文淵閣,正好處理兩邊的事務,都察院和文淵閣為此也專門調整了李青雲的日常事務安排,
雖然李青雲每個月到都察院和文淵閣的時間只是其他人的一半,不過他手頭的事務卻從沒有落下過,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著實同僚們感到欽佩。
三月底的一個晚上,李青雲在醉月閣宴請前來京城述職的楊德民,楊德民年後接到了吏部的公文,讓他進京候職。
據楊德民打探到的訊息,他這次可能會被調任南直隸的蘇州府擔任知府,雖然只是平級調動,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能到富庶的蘇州府任職,在仕途上無疑是上進了一步。
對於李青雲考上庶吉士一事,楊德民是稱讚有加,大明掛著御史頭銜的庶吉士,李青雲可是第一個,而且很可能空前絕後,只要不出什麼重大的差錯,以後起碼可以坐到各部堂官的高位。
“李御史,求你救救我家姑娘吧?”就在李青雲和楊德民談笑風生地喝著酒時,房門被人推開了,一名梳著雙丫髻的侍女急匆匆走了進來,撲通一聲就跪在了李青雲的面前,神情焦急地哀求道。一
李青雲當然要按照庶吉士的待遇來休假,在他看來勞逸結合才能提供工作的效率,這樣也能更好地分配他的時間。
而且,一個假期中剛好各有兩天在都察院和文淵閣,正好處理兩邊的事務,都察院和文淵閣為此也專門調整了李青雲的日常事務安排,
雖然李青雲每個月到都察院和文淵閣的時間只是其他人的一半,不過他手頭的事務卻從沒有落下過,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著實同僚們感到欽佩。
三月底的一個晚上,李青雲在醉月閣宴請前來京城述職的楊德民,楊德民年後接到了吏部的公文,讓他進京候職。
據楊德民打探到的訊息,他這次可能會被調任南直隸的蘇州府擔任知府,雖然只是平級調動,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能到富庶的蘇州府任職,在仕途上無疑是上進了一步。
對於李青雲考上庶吉士一事,楊德民是稱讚有加,大明掛著御史頭銜的庶吉士,李青雲可是第一個,而且很可能空前絕後,只要不出什麼重大的差錯,以後起碼可以坐到各部堂官的高位。
“李御史,求你救救我家姑娘吧?”就在李青雲和楊德民談笑風生地喝著酒時,房門被人推開了,一名梳著雙丫髻的侍女急匆匆走了進來,撲通一聲就跪在了李青雲的面前,神情焦急地哀求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