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白水鎮的那些新建的行業招人的時候首先要選湖口縣人士,這無疑給湖口縣的百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就業機會。

隨著到白水鎮的商家越來越多,白水鎮巡檢司面對的治安壓力越來越大,又要巡察白水鎮水域,又要在鎮上巡邏,兵力顯得有些捉衿見肘。

李青雲也感到了這個問題,索性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大筆一揮,讓白水鎮巡檢司巡檢趙華再招募三百名軍士。

白水鎮的商戶越多,那麼收到的稅就越多,因此巡檢司的軍餉並不是問題。

李青雲自從回來,基本上就是與前來湖口縣探聽虛實的外地商賈打交道,幹起了招商引資的活兒。

為了讓那些商賈相信白水鎮的交易市場在他走後也能撐起來,李青雲只好亮出了他的恩師楊士奇和岳丈忠勇侯周徵,有這兩尊大神在京城給他“撐腰”,那麼即使他從湖口縣歷任,也沒人敢動白水鎮的交易市場。

誰都知道九州商會的會長陳伯昭和執事鄭貴是李青雲的岳父,而白水鎮交易市場是九州商會的產業,動了交易市場就等於是挑釁李青雲,也等於是與楊士奇和周徵為敵。

故而,在李青雲的三寸不爛之舌連哄帶騙之下,那些聞訊來白水鎮檢視的商賈紛紛在白水鎮交易市場預訂了一席之地。

大家經商多年,自然清楚這個交易市場一旦建立起來,畢竟成為大明中部的一個貨運集轉站,前途不可限量。

王宇和趙朗沒有想到兩榜出身的李青雲應付那些在兩人看來奸滑無比的商賈竟然遊刃有餘,從容不迫,心中對他是越來越佩服。

雖然湖口縣的各項事務有條不紊地進行,形勢一片大好,不過有一件事情壓在李青雲的心裡,要想白水鎮交易市場順利運轉,這件事情必須要解決,那就是――水匪。

自從李青雲滅了王三,重創吳刀疤後,鄱陽湖上的水匪就由三足鼎立的形勢變為一家獨大。

原鄱陽湖三大水匪之一的“龍爺”趁機吞併鄱陽湖上其他水匪的勢力,統一了鄱陽湖的水匪,就連吳刀疤也投靠了他。

據線報,龍爺已經聚集了近兩千人的手下,在鄱陽湖上橫行無忌,年後有幾次甚至派人進入了湖口縣的水域進行試探,不過遇到巡察的巡檢司船隻後就退了回去。

一旦白水鎮交易市場的生意步入正軌,那麼龍爺這夥水匪無疑就成為了一大隱患,他們要是劫掠來白水鎮碼頭的貨船、敲詐勒索做生意的商賈,那麼白水鎮交易市場勢必大受影響。

說實話,李青雲並沒有把剿滅龍爺這股水匪的希望寄託在官府的身上,要是鄱陽湖沿邊的府縣有能力的話,也不至於使得鄱陽湖的水匪鬧到現在。

因此,他已經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都要在離開前想辦法滅了龍爺這股水匪,如此一來鄱陽湖上不僅會清淨許多,也給白水鎮交易市場掃除了後顧之憂。

故而白水鎮巡檢司必須要增加兵力,屆時他再從縣城裡調上兩百多人,足夠擊潰龍爺那股水匪。

別看龍爺人多勢眾,就如上次吳刀疤偷襲白水鎮一樣,那些不得已依附他的水匪肯定不會真的為他賣命,說不定還能買通裡面的人來一個裡應外合。

李青雲知道對付龍爺的事情急不得,故而年前的時候就已經往水匪裡安插了眼線,打探龍爺這股水匪的動向以及內部情形,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只等時機一到就對其下手。

五月底,白水鎮交易市場和白水鎮碼頭相隔兩天先後竣工,六月初一,白水鎮碼頭和交易市場的開業儀式。

九江府知府楊德民、同知韓安玉等府衙一眾官員、九江衛指揮使等一眾武官以及九江府下屬另外四個縣的知縣都被邀請了過來,給開業儀式造勢。

比起碼頭,楊德民等人更關心交易市場,交易市場裡有四條寬闊的街道,街道兩邊是一排排二層小樓,已經有不少商家入駐,開門營業。

按照李青雲的規劃,交易市場只是完成了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六月中旬即將開工,還要再建造四條這樣的街道,這樣才能滿足未來的交易規模。

至於其他的配套設施,需要一點點地逐步完善。

楊德民對此是大為驚訝,他萬萬沒有想到李青雲竟然有如此大的藍圖,而且還能讓九州商會的那些商人乖乖地出銀子,要是這個交易市場真的火爆起來的話,那麼將是他在九江府的一大政績。

李青雲這次把九江府的軍政官員都請了來,也算是拜了碼頭,白水鎮的事情以後要請眾人多多關照。

當然了,如果誰有興致也在交易市場裡做生意,那麼李青雲肯定會讓九州商會給他們進行大幅度的優惠:吃獨食無疑會招人嫉恨,雨露均霑才是行事的王道,屆時有什麼事情自然大家一起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