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心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城東邊兒的吉祥樓和城西的雅思居一樣,都是這京裡數一數二的大館子。
只是雅思居主打淮揚菜,河鮮做得是京中一絕。而吉祥樓他們家羊肉做得甚好,招牌菜便是這碳火烤全羊。
既然是京城中的大買賣,背後自然有些勢力,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京中不少達官顯貴包括地面兒上的人都知道,此處原是鎮國長公主的嫁妝,現是棲霞山上太/安郡主的產業,由慶王府一直照拂著。因此,街面兒上黑白兩道輕易無人敢到這裡生事。
與匯文齋、鑫源布莊、聚通茶行等這些暗樁相比,此處半明半暗,算是一處“明樁”。
灼華今日輕車簡行,只扮成個尋常富家小姐,由羽寒等人護送而來。此刻在這吉祥樓天字號頭等雅間兒內,同昊軒並坐于靖王世子秦昊宇對面。此處倒甚是清幽隱匿,輕易不得外人打擾。
“這……”
一開始,秦昊宇不過是漫不經心地瞥了一眼太/安郡主緩緩展開的卷軸。可這一瞥不要緊,讓他立時渾身一震,隨即探起身來鄭重仔細地研看起鋪陳於桌上的那道聖旨來。
從玉璽筆跡到墨跡印泥,無不一一反覆斟酌琢磨。越看越是驚心動魄,越看越是心潮澎湃。
過了大半日,他方才抬頭看向灼華和弟弟。雖然努力緊繃著面目儘量維持著平,但臉上微微顫抖的肌肉和眼中熾烈升騰的火焰還是將他心中的狂熱激盪給一起出賣了。
灼華嘴角微微上揚,秦昊宇這般反應似乎才算正常。
“如世子所見,當年建元先帝留下眼前這道這兄終弟及的旨意。原本由我母親鎮國長公主保管。前日太/安收拾先妣遺物時竟偶然尋出。想著事關靖王一脈,又說不得能給世子添些許助力,故此這才特請軒公子引領來與世子相見。”
坐在灼華身旁的昊軒垂下頭不敢去看他哥的臉,強忍著才沒抬手捂眼。灼華這是套說辭也太粗糙了,連表面的粉飾都懶得去做。
用這樣漏洞百出的說辭來敷衍他哥,也太不用心了吧?他哥哥這麼聰明的一人會看不出來?
灼華卻全無這樣的顧慮,說完便悠然端起茶杯啜了一口,不再說話,只靜靜安坐,等著靖王世子開口。她這番作派頗有些……有恃無恐!
“說來……當年皇祖父本就極喜愛父王。若下這樣一道聖旨也是……合情合理的。只是……”
昊軒抬起頭來驚訝地看著他哥哥。
灼華輕輕靠在椅背上,面上露出一絲微笑來。
“世子不必起疑,外祖父的手跡□□自小也曾臨摹過,這筆跡、玉璽、旨軸無一處不可較驗。若世子不信,大可請慶王爺等宗室長輩前來驗看。”
秦昊宇當然不會此時便請宗室來驗,灼華如此說只是表明她既敢將這東西拿出來,也就不怕甄別校驗。
果然,靖王世子再低下頭去看那道“遺詔”時,臉上就慢慢不自覺地露出一絲笑來。有了此物不僅僅能於西北站穩腳跟,更可成就不世霸業……
昊軒看著他哥這副樣子瞠目結舌。他哥這就信了?
灼華看了眼昊軒,心中不禁一嘆。他不在局中自然清醒。可所謂當局者迷,一套說辭再如何拙劣,於願意相信它的人聽來,卻是理正詞直。無論有何樣的漏洞,自會絞盡腦汁找出百般理由去說服自己,將其粉飾得恰如其分……
這恰恰是一場最省力的遊說。
秦昊軒見弟弟這樣熱烈地盯著自己,卻是誤會了,面上不顯,心中警鈴大作。
他怎麼忘了,自己與秦昊軒是雙生子,雖長幼有序,可卻相差無幾,同胞同時,同等尊貴,若有一天真同時站在那天下獨尊的位子面前……秦昊宇心中不禁一沉。
“東西太/安已然帶到,全憑世子處置。此物本就是先妣代為保管,如今家慈已故,□□一介女流自是不敢擅專。唯有物歸原主,由靖王及世子決斷。”
一句“物歸原主”立時讓秦昊宇心中大快。對呀,他才是“原主”!連□□郡主都如此作想,果然……是他的知已……
秦昊宇笑了起來,神彩飛揚,意氣風發。
昊軒垂下眼睛,在心中默默嘆了口氣。
“遺詔”之事暫且放下,三人從晌午到傍晚,細細商議了帶世子迴歸西北之計。
如何使靖王世子神不知鬼不覺地隨昊軒出京回去西北呢?
現下看來,唯有利用昊軒和灼華同回西北完婚之機。
之前靖王爺已於西北擇定婚期,並派人快馬加鞭入京送來婚書。後因灼華為凌家軍申冤一事,便耽誤下來。
如今,若昊軒灼華二人同向朝廷請辭,其間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秦昊宇夾帶出城……
只是灼華日後要於途中分道揚鑣奔去遼東之事卻並未提及。
屆時,即便朝廷回過神來,靖王世子說不得早已到了西北。再由靖王親自上道摺子給朝廷,只說自己年老體衰,甚是想念兒子,故召回一見。
現下靖王在宗室裡的輩份極高,又是皇上唯一的親叔叔。皇上即使再不痛快,也只得捏著鼻子認下。
如此一來,靖王世子即便是暗地逃回西北,也能光明正大地留了下來了。
……
“可郡主,今日商議之計別的都還好說,就怕皇上那邊……恐不會輕易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