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結盟(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是被昊軒眼中的星星晃花了眼,灼華微微垂眸又給自己倒了杯茶:“雖那紙婚約不過只是個障眼法,可將來卻會帶來無數是非。二公子恐怕並不知道自己所要參與的是一件何等兇險之事……”
“如何兇險自然是知道的。與大齊的當朝太后、首輔結仇,與朝中一半的高官大員為敵。何止兇險,聽上去簡直是自尋死路。”昊軒笑意更盛,語氣中帶著三分調侃。
“哦?既知如此,二公子還要一試?”似是被秦昊軒那滿不在乎的語氣感染,灼華也揚起嘴角,“二公子膽識過人又聰明絕倫。我只說了身負大仇,便已猜到灼華之前種種所為皆有所圖,又猜出灼華之後亦會有不安世俗之舉。卻仍願涉險相助,真可謂是俠義心腸!
“可,灼華生來涼薄,只相信趨利避害乃人之本性。世人凡願涉險無不俱有所求。不知二公子又所求為何呢?”
“所求為何?”昊軒伸手摸了摸頭,竟露出幾分靦腆來,“也不求什麼,若不是我橫生枝節,你或許仍按計劃繼續行事。既然我壞了你的事,便自應由我來補救。
“你既想要一紙婚約為掩護,我便給你一紙婚約。且承諾你,將來你若覺得時機到了,這婚約自可不必作數。”
說到這裡,昊軒便見灼華滿眼探究地看著他,似是滿心懷疑。不由的心下發急,忙又說道:“你切要信我,若是不信……到時候,大不了,大不了便把我當成那王天浩,按原來的計劃行事就是了。”
見他如此急切,灼華反倒有幾分不好意思。
“其實你大可不必如此?即便我的計劃壞了,也總有別的辦法。何苦把自己陷入局中呢?”
聽了這話,昊軒心下一鬆笑了起來,露出兩排白牙:“你且放心,這事我並不覺的為難。說來我竟也不知為何,就只想助你達成心願,做你想做,想你所想……”
昊軒猛然打住話頭,似是意識到自己說得太多了。畢竟灼華如此理智,他表露得越多,便會讓她的顧慮越多。
果不其然,饒是止住了話頭,灼華面上還是一紅,也沒接他的話,只稍稍別過臉去,說道:“多謝你如此相幫,此事我還得再考慮一二。不過若是真要勞煩於你,我必不會讓你白白受累。
“聽你上次說過,之所以提前進京是為了取王致身上那枚暖玉,以便助靖王世子回西北後站穩腳跟。我雖不知你們的全盤計劃,又幾時回去西北,但我卻大概能助上你們一臂之力。取那暖玉倒也不難。或許……我能給你們比那暖玉更好的東西……”
“當真?”昊軒聽後立時喜笑顏開,“那如此便多謝了。說實話,自上次後我確實不敢輕舉妄動。現下眼看著西北賀親的人馬就要進京,我竟仍毫無作為。若能得你相助,那可真再好不過。”
昊軒竭力表現得十分歡喜。一來灼華所述確是件好事。二來他知道灼華並不想欠他人情,唯有如此才方能打消她的疑慮。
看著昊軒歡天喜地應下,未有一絲遲疑,灼華不禁有幾分動容。她不過是一介孤女,他卻信她。不問她計劃為何,也不問她是否有那麼大的能力。只她說的,他便相信……
昊軒下山時,萬分地歡喜雀躍。灼華和三姑站在伏雲庵後的望雲亭上,遠遠看著他帶著喜寶一路歡騰下山的背影。
“如今看來,這靖王府的二公子現下是最合適的人選了。且他又願意,自是能全力配合。”站在灼華身後的三姑輕聲說道。
灼華默了默,說道:“他算是個意外。之前我從未想過讓無辜之人入局。”
三姑聽後輕嘆一聲:“這也是沒有辦法,時間已經不多了,黃……黃大人就要進京了。”
沉默半晌,灼華方才緩緩說道,“那也只能如此了……”
與秦昊軒的滿臉歡喜相比,喜寶的一張臉倒更像是一顆沒長開的苦瓜。今日並沒有見到敏毓,她明顯是在躲他。孃親那柄護手短劍幾次三番到底還是沒能送出去。
一人苦悶失意,一人卻志得意滿。那苦悶的自然是看不得那得意的。於是喜寶忍不住撅起嘴在一旁小聲嘀咕著:
“也不知道公子你有什麼可高興的。闖了那麼大的禍事,竟一點兒也不擔心。現下整個京城都快被你翻過來了,京城的四九城門都戒了嚴。
“剛剛咱們出城就費了好大的事。你還是頂著世子的名號,冒充他去城外送友才過的關。賀親隊伍不日便到城外,到時候又是一番折騰。”
喜寶這話倒是讓昊軒稍稍一頓,不過轉臉兒便又笑逐顏開起來:“這也沒什麼,到時候自然有的是辦法。一會兒回去,若大哥問起來,你便說是跟著我出城聯絡西北賀親隊的先頭人馬,切莫說岔了。”
說罷他便又腳步輕快地向山下走去,隨手摘了路旁的一根草棍兒叼在嘴裡,只覺得這草也甜,天也藍,心裡舒坦的不得了。
喜寶一旁看著,不由得又萎靡了幾份,嘟囔了一句“真是中邪了。”懨懨地跟在了昊軒身後。
昊軒覺得自己大概是真的中邪了。明明灼華已說得十分清楚。這婚約不過是個擺設,她只想用來作個掩護,且是否能成也都不知。如何就這樣興奮?
大概只因如此便離她又更近一步吧。他不知她的計劃,可他卻能參與其中。
……
戎狄、回鶻、梁越等各國使團來大齊都城不過是為了共賀大齊皇帝大婚。可不想短短不到一月的時間,眾來使卻在這都城內看了一場又一場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