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逼宮(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致當然不會如無知婦人一般短視,他在得到訊息的那一剎那便立刻知道自己中了別人的圈套。
可誰知,派去的人卻在重陽觀撲了個空。那幻虛如同憑空消失了一般,早就不知去向。
事已至此,王致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那神乎其神的老道,那衝撞轎子的乞丐,那憑空而來的先帝聖旨,還有柳龍嘯、耿良忠、方鐵之這三人看似不經意的偶遇……
算計他的人果然高明!手握殺器,又步步為營。此事不必說,定然還是那齊正清搞的鬼!他到底是大意了!
正值心煩意亂之際,轉頭卻見王夫人竟還惦記著妖道治病之事,王致哪裡還能忍得住?當下心頭火一竄兩丈,暴跳如雷地把王夫人罵了個狗血淋頭。隨後命她立時進宮向太后稟報此事,以求應對之策。
可還未等王夫人這邊入宮,太后那邊卻已然得了訊息。而進宮告知她的,正是皇室族長夫人,慶王妃。
……
“之前娘娘一直說先帝未曾留下賜婚聖旨,太/安和陛下的婚約做不得數。我也便信了娘娘。
“可如今怎麼說?先帝不光留下了這樣一道聖旨,而且這聖旨竟還是從娘娘內侄身上掉出來的。王氏一族竟私匿聖旨……”說著慶王妃隱晦地看了王太后一眼,“……矯旨廢詔!娘娘可曾想過如何堵這天下人的悠悠眾口?”
慶王妃今日裝扮得甚為隆重,身穿超品親王妃的大禮服,花白的髮髻上簪著七尾鳳釵,品級大妝一絲不苟,於坤澤宮正殿上肅然端坐,一番疾言厲色下,王太后頓時頭疼欲裂,心知今日之事恐難善了。
“事情尚未查清,皇嬸怎可如此就給我們王氏一族定了罪?”
王太后皺起眉頭,語氣也頗為不好。細想之下,今日之事甚是蹊蹺,但紛擾雜亂,她一時也理不出個頭緒。可到底還是有些心虛,隨後口氣上便忍不住軟了幾分。
“皇嬸可確定那是先帝的聖旨?別是小人作祟,假冒先帝旨意。那可是欺君之罪!”
“呵!”慶王妃聞聽此言忍不住冷笑一聲,“且不說哪個膽大包天敢假冒聖旨,簡直聞所未聞。只說先帝駕崩不過九年,朝中眾臣多記得先帝筆跡。
“且便是別人記不得,我家王爺作為宗室族長卻是萬萬不敢忘的。事發當時,慶王爺便去了大理寺核實,確是先帝親筆。
“再說,退一萬步講,便是字跡可仿,但那聖旨用得瑞鶴祥雲的綾錦玉軸如何去仿?那傳國玉璽如何去仿?”
慶王妃既然如此說,可見這先帝的賜婚聖旨是真的了!
王太后心中驚疑不定。這聖旨是從哪兒來的?是太/安那丫頭搗的鬼?似乎不太可能。先不說太/安一個黃毛丫頭,有沒有這個本事。只說這些年為找這聖旨,自己使了百般手段。
說句不好聽的,就連太/安的貼身小衣都曾仔細翻檢過了。派出的細作也都是個中高手,卻皆無功而返,可見這東西確不在太/安身上。
說來……也怪自己當年太過心軟,若那時當機立斷……也就不會有今日之禍!
那這失蹤多年的聖旨怎麼又會突然跳了出來?
耿良忠?!呵呵,她道是誰?原來是齊正清搞的鬼!是了,那齊家是鎮國公主的外家,若隱匿先帝聖旨再嫁禍於王氏,可謂易如反掌!
可,她到底晚了一步,讓齊黨那幫宵小佔了先機!
如今這局,如何去破?
“皇嬸明鑑。”自覺想通其中關竅的王太后,此時微眯雙目緩緩說道,“若那聖旨是真,怎會在天浩手中?又怎麼會帶著它招搖過市?分明是有小人想挑撥離間,意欲陷害!皇嬸,咱們才是一家人,可萬不能中了小人的奸計才是。”
“此事是否有蹊蹺自有大理寺去審。不過那先帝聖旨確實是眾目睽睽之下從王天浩隨身攜帶的財寶箱中扯出來的。
“青/天/白/日的,娘娘的孃家侄子攜著一箱奇珍異寶穿行於鬧市,說是要尋個什麼道人。
“現在想來,若一個真有所求,而那道人又漫天要價要什麼奇珍異寶,這先帝的聖旨可不就是珍中之珍,寶中之寶。
“更何況……聽說娘娘的侄兒確實有求於那道人!”
慶王妃此話簡直字字入誅心,分明已經認定了王天浩與那幻虛道人圖謀不軌,故才私攜交易。
王太后本欲拉攏慶王妃與她同仇敵愷,卻哪知反倒受了這番夾槍帶棒之言,登時柳眉倒豎,粉面含怒。
可尚未等她發火,忽聽殿外有人來報:“稟娘娘,齊次輔等一眾老臣此時跪於午門之外悲泣,哭告先帝。
王太后一聽,只覺眼前一黑,頓時天旋地轉。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這幫老賊!此刻分明是逼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