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為了能娶太安郡主為妻,王天浩算是下了重本。不僅花了大價錢流水一般地往棲霞山送各色禮物。更是一連幾日都呆在家裡閉門不出,真做出個認真讀書的樣子。

可他到底不是個安常守分的人,沒幾日就覺得日子煩悶無味,渾身都不自在。

恰在這時,姚記胭脂店的夥計送來了姚巧孃的花箋,約他店裡相會。

王天浩頓時百爪撓肝,心癢難耐。最後到底沒能忍住,悄悄收拾一番,遮遮掩掩地跑出門去赴約幽會了。

若說這姚巧娘,倒也不是什麼沒名沒分的風塵女子,說起來還頗有些來頭。她是現今兵部尚書陸良川身邊得寵的掌家小妾。那姚記胭脂店正是她的嫁妝鋪子。

陸良川的原配夫人姜氏,原是王太后和王致未出五服的表妹,關係說近不近,但說遠也不遠。年輕時生得雪膚花貌,琴棋書畫樣樣不俗,是當年京城中極出色的閨秀。

那時陸良川雖家世顯赫,但本人尚名不見經傳,為求娶姜氏頗費了一些周折。

婚後,夫妻二人琴瑟和諧,感情甚篤。姜氏後又曾陪著陸良川在遼東任上呆了三年,有同甘共苦之情。

可惜她素來體弱,早年生產時又曾傷過身子,終是於四年前因病撒手人寰。

姜氏一走,陸尚書彷彿立時被去了半條命,哀痛不已徹夜追思。外人看了無不讚上一聲情深義重。

且自此陸尚書在男女之事上心思也淡了許多。雖然後院也有幾個姬妾,但一直以來也都不過是個擺設。幾個庶女也安分守己,陸家的後院向來是有名的太平乾淨。

從前姜氏在時,府內自是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如今姜氏去了,陸良川更是極少踏足後院,且一直也沒有再娶之心。

直到一年半前,機緣巧合之下,陸良川偶然碰見了兵部一個九品書辦的女兒姚巧娘。

那姚巧娘生得風流嫋娜,且眉眼間與姜氏竟有幾分相似。陸良川一見便心動不已。那姚書辦也是個機靈討巧的,立時察覺,於是親自將女兒獻給陸尚書做妾。

陸良川雖對亡妻用情至深,決定空懸正妻之位以悼姜氏。卻也十分看重姚巧娘,不願委屈了她,於是正正經經地擺了酒席納做二房。

姚氏一進門兒,便將陸府中饋交由她掌管打理。可以說那姚巧娘雖不是陸府正經的夫人,卻是陸府後院實際的女主人。

可誰知,這姚氏並不是個安分的。雖是小門小戶出身,卻因長得美貌,自小便一心想要攀龍附鳳。

未出嫁之前,有次與家中姐妹出來上香,竟偶遇王天浩。那王天浩是何等的色中餓鬼,自是立刻就被姚氏的花柳之姿勾去了魂魄。

而姚巧娘見那王天浩生得唇紅齒白,又知他是王相府的公子,自也是秋波暗送眉眉傳情。

兩下里乾柴烈火,隨即便一拍即合。

可惜卻到底晩了一步,姚巧娘自廟中回去,便被父親一乘小轎送去陸府。

待王天浩過了兩日領著僕從,按照美人留的住址尋去,卻赫然發現美人已嫁予他人為妾。

若按照王天浩的性子,他看上的女人如今被別人得了,自是要大鬧一場。可當一聽說搶先之人是兵部尚書陸良川后,便立時偃旗息鼓就此作罷。

一來,兩家世交,又沾著親。再者,當時又正在商議他和陸五的婚事。這若鬧將起來,別說他爹王致,就是他祖母也饒不了他。

不過是個柴門小戶的丫頭罷了,抬回來當個小星,也不過三五日就膩了。於是,王天浩就此也就丟開手去。

可哪成想,許是前世的孽緣。也就前些日子,那姚巧娘去巡視嫁妝鋪子,卻正好又與這王天浩遇上。王天浩竟還記得這個昔日未得手的佳人。

那姚巧娘雖嫁入陸家後順心順意,可到底陸良川己年過半百,比她父親還要大上幾歲。嬌娥自是愛少年,兩人一下子又對上了眼。

如此一個郎有情,一個妾有意。一也忘了給小妾買胭脂,一個也忘了巡鋪子。當下天雷勾了地火,兩人就此勾搭在了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