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正的動機(第2/4頁)
章節報錯
“咱們必須得等到這個危機徹底解決,確認‘次貸危機’會被遏制住。”
“無法形成全面性的信用危機和金融危機。”
“這才能夠放開手腳,聚集龐大資金,從金融市場盤面上,一舉擊潰入場的華資。”
“再等一等吧,局面……應該會迅速明朗化的,FDIC能夠這麼迅速的接管IndyMac銀行,快速地發表擔保宣告,證明政府對於遏制‘次貸危機’進一步發展的決心,還是相當堅決的,美聯儲和財政部,肯定會有所反應。”
喬治·布魯斯聽見師兄的話,頷首道:“好,那就再等一等吧!”
“密切關注‘添越資本’以及那位蘇先生的動靜。”巴澤爾說道,“要時刻注意他們的持倉動向,最近兩天,市場上有許多關於油價的流言蜚語,這些流言,見解獨到,有煽動國內民眾和資本矛盾對立的意思,我想與那位蘇先生脫不了關係。”
“好在最近兩天,油價連番大跌。”
“情緒激烈的一些人,見油價應聲大跌,聲音自然也就小了下去,沒造成太大的聲勢和影響。”
喬治·布魯斯笑了笑,說道:“華資在我們國內,根本就沒有媒體動員的能量,煽動不起輿論,師兄不用太過擔心。”
“輿論的導向,從來不是比誰的聲音大啊!”巴澤爾說道,“目前,我國民眾,確實在承受高油價之苦,然而各系資本的利益,卻又與高油價密切繫結,在危機來臨之時,也只有持續做多油價,儘快將風險轉嫁出去這一條路。”
“此時此刻,兩者彼此的利益,是對立的。”
“在對立的情況下,這種矛盾,隨著油價的再次爬升,一旦擴大,是極易被人利用的。”
“政府一向都是站在資本一邊,民眾的一些抱怨,不必太過理會。”喬治·布魯斯說道,“再者,大家透過油價,將國內風險轉嫁出去,收割東亞一圈國家,用以回補國內,最終等到危機解除,他們不也跟著受益嗎?”
“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民眾們愚昧,不明白,但我想普雷·科斯特財長大人,以及布什政府各位參政、議員,應是明白的。”
“油價一旦崩盤,咱們無法透過大宗商品,從外部汲取不了營養。”
“那麼,國內那些資金鍊繃緊,已經被泡沫破碎之後,持續下跌的房價和失去流動性的MBS、次貸衍生業務困住的各系金融機構,根本就撐不下去。”
“到時候,危機全面爆發,整個國家經濟癱瘓、衰退,就業崩塌,民眾不是更苦?”
“布什政府,從往昔經濟策略來看,自然是支援這個方略的,普雷·科斯特財長大人,也是在盡力維持國內安穩,讓大家將風險儘快的轉嫁出去。”巴澤爾說道,“然而,此刻國內不是正處大選期間嗎?共和黨來勢洶洶,他們可不管你經濟怎麼樣,眼中只有權力和總統之位,畢竟他們被壓制太久了。”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他們應該不會有什麼機會。”喬治·布魯斯說道。
從目前的候選人支援率結果來看,民主黨依然佔據絕對優勢,共和黨遠遠落後,很難有翻身的希望。
“就因為這樣,我才對未來,稍微有那麼一些信心。”巴澤爾微笑地道,“老師和華爾街的幾位老銀行家,已經去見普雷·科斯特財長大人了,同時,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中,聽老師說,也有幾位,已經表示出進一步穩定市場,維持金融穩定的決心。”
“這不單單只是一場多空之戰。”
巴澤爾眼裡神光閃爍:“更是一場關乎國家經濟未來走向的金融博弈,主要矛盾在國內,東亞眾國,以及更加短視的中東各國,是不會意識到這裡面的所有問題和契機的。”
“只要財長大人和布什政府的眾多議員、參政,能夠頂住民眾的壓力。”
“一如既往地支援大家,支援目前處於困境下的各系資本,繼續透過油價和大宗商品,轉嫁風險。”
“那麼,我們對於華資的一切策略,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時間,時間……”
巴澤爾重複道:“先讓時間醞釀一下,不用著急,我相信無論政府還是個人,在利益抉擇上,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喬治·布魯斯頷首道:“我相信師兄,我聽師兄的。”
在倆人交流之時,同一時間,華盛頓,美聯儲總部大樓,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非公開的內部小組會議,也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