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正的動機(第1/4頁)
章節報錯
“整體的策略不變,但具體的操作,卻要依形勢變化而動。”蘇越說道,“不能死板,必須靈活,才能一直掌握主動。”
“多空天平恢復,多頭必然反擊,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適時地轉攻為守。”
“同時……”
蘇越想了想,繼續說道:“我們要開始主動暴露持倉,引導多頭持續逼空了,IndyMac銀行危機度過了,美聯儲和FDIC有足夠的資金,救助IndyMac銀行,但市場中,跟IndyMac銀行情況差不多、危機還不到爆發時候的同類金融機構,大大小小,不知凡幾,單純靠政府背書救援,是救不過來的。”
“他們也不敢把風險,全往身上攬。”
“用更多的資金投入進去,只會讓槓桿擴張得越厲害,更加不可收拾。”
“‘次貸’引發的經濟泡沫破碎,槓桿崩塌,是無法避免的,紙包不住火,這場金融危機的烈焰,必然會燒起來,IndyMac銀行這根引線被壓下去,後續會有更多的,瀕臨資金鍊崩盤狀態的金融機構,在持續的虧損中,把這把火繼續點燃。”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我們只需耐心等待,徐徐引導就行。”
交易室裡,眾人仔細聽著,手上卻都沒有閒下來,不斷敲擊著鍵盤,對自己操作的賬戶,進行買賣交易。
在交易員們的操作下,隨著時間推移。
‘添越資本’全部回補了IndyMac銀行的賣空籌碼,收穫3億美元的利潤,同時,對WTI原油期貨上的大規模空單持倉,進行對沖鎖單,先前鎖定利潤,降低迴撤風險,防止多頭後續的反撲。
由於‘添越資本’的止盈回補,以及許多機構的趁機抄底。
IndyMac銀行的股價,在最大跌幅觸及到72%之後,展開了持續性的反彈,到下午1點40分左右,已經將跌幅,回收到43%左右。
下午2點,FDIC在全面接管IndyMac銀行之後,面對著依然洶湧的擠兌人潮。
發表了公開宣告,表示IndyMac銀行的所有存款,皆由FDIC進行擔保,FDIC將保障所有儲戶的存款和財產不受損害。
FDIC是美國國會建立的獨立的聯邦政府機構。
它的職責,透過為存款提供保險、檢查和監督金融機構以及接管倒閉機構,來維持美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公眾信心。
這是金融機構發生危機之後的最後一道保險槓。
其背後,站立著財政部和美聯儲。
有FDIC做出公開宣告,對IndyMac銀行所有存款進行擔保,儲戶們恢復了不少信心,擠兌風潮,有所緩解。
有了FDIC的全面背書,IndyMac銀行的股價,在尾盤全面回升。
至收盤,跌幅回升到32%左右,比起最低點,跌幅回升了差不多一倍,讓盤中抄底的資金,賺了個盆滿缽滿。
當然,早盤因為恐慌割肉的投資者,在被來回收割中。
自然也是欲哭無淚,憤怒不已。
隨著IndyMac銀行的尾盤強勢反彈,WTI原油期貨、715債券期貨主力合約、以及雷曼兄弟、美林集團、房地美、房利美等相關聯的金融機構,也都跟隨著反彈了不少,油價從123美元左右,重返125美元。
“IndyMac銀行的這股勁風,該過去了吧?”
量子基金內部交易室,喬治·布魯斯看著市場的一切走勢,彷彿都在師兄巴澤爾的預料之中,微笑地道。
巴澤爾看著IndyMac銀行收盤後的結果。
輕輕笑道:“此時還不能妄下結論,IndyMac銀行最大的危機,並不是這一兩日爆發的擠兌風潮,而是它那嚴重失衡的資產結構和負債表,這些東西,如果處理不好,危機就不算過去。”
“還得仔細看接下來,FDIC全面接管IndyMac銀行之後,會如何處置這個問題。”
“美聯儲不發聲,我這心裡總是懸著,單憑FDIC和其背後的財政部託底,IndyMac銀行這些龐大的‘次貸資產’和房屋抵押貸款資產,還是極有可能不受控制地向更多關聯金融機構蔓延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