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老季的小籠包(第1/2頁)
章節報錯
本幫小籠包,一定是那種皮薄餡足,並且內裡還會流出湯汁的。
簡單一些的小籠包,就是隻用鮮肉去做,所以也被稱之為《鮮肉小籠》。
當然在滬海還有一個更出名的小籠包,便是蟹粉小籠包。
其實蟹粉小籠包也並不複雜,無非就是在鮮肉餡料當中,加入拆出來的蟹粉。
如今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得到蟹肉小籠包,並且成為滬海的一個標誌,如果去專門的那家店買的話,可能是會遭遇到非常長時間排隊。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嚴格來說,蟹粉小籠包用的蟹粉,是從國內特有的絨螯蟹,這種淡水蟹中拆出來的。
而這種蟹最為肥美的季節,應該是在秋季的時候。
所謂:金九銀十。
便是說在農曆九月是母蟹的蟹黃最好的時候。
而到了農曆的十月則是公蟹蟹膏最為肥美的時候。
所以按道理來說,蟹粉小籠包是應該在深秋農曆的九月和十月最佳。
不過如今倒也不用過分去追求,即便是並非對應的季節,依舊還是能夠吃得到這些東西。
季鵬程在後廚裡,首先是進行和麵。
中筋麵粉,倒在案板上過後,首先是用手背慢慢開個窩。
然後加入酵母、泡打粉和糖,接著是分次加入溫水。
季鵬程的和麵手法也是非常的嫻熟。
哪怕是老爺子頭髮已經花白,手上也因為常年的勞碌顯得很粗糙,但是在做菜的時候兩隻手依舊是非常穩。
和好的麵糰,做到面光、手光、案板光,然後用保鮮膜給包上放在一邊鬆弛。
接下來便是比較重要的步驟:調餡。
餡料主要是豬肉,通常是三七的比例,瘦肉是七肥肉是三。
季鵬程對馮識辛說:“當然這個比例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變化,不喜歡太油的話,也可以少放肥肉。”
把肉餡倒進一個大碗裡,然後加入鹽、糖、胡椒粉去調味。
這些步驟並不算是很複雜,而且馮識辛也基本都是會。
實際就是根據口味,去調整好肉餡的鹹、淡和甜度,最後還要加入蔥姜水進行攪打,要把蔥姜水攪打進肉餡當中去。
最後再把肉皮凍也給拌入肉餡當中去。
季鵬程對馮識辛說:“實際上大多數人呢,只知道蟹粉小籠,卻並不知道,在這樣夏季的時候,還有另一種應季的食材可以加入其中,同樣是可以讓小籠包變得更加美味。”
馮識辛聽了有些好奇:“師父,那是什麼?”
季鵬程平靜地說:“蝦籽。”
馮識辛有些驚訝:“蝦籽?”
季鵬程說:“對,蝦籽,同樣是可以在這個季節加入到小籠包裡的一種食材。”
說到這,季鵬程去後廚裡的冰箱裡,拿出了一罐他自己之前準備的蝦籽。
“這些是我之前備下的,已經炒幹了水分,這個時候呢?但是我們不能直接這樣拌進到肉餡當中去。”
馮識辛也是立刻明白:“師父,您是要在包的時候,再加入嗎?”
季鵬程點頭:“對,包的時候再加。”
然後,季鵬程也就開始包。
把麵糰先揉揣一下,然後搓成比較細的長條,接著便是下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