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殺人魔王最後的瘋狂(第3/4頁)
章節報錯
命令一下,大家知道“大西皇帝”軍令嚴明,紛紛整理行李,帶上家人僕從,“諸生遠近爭赴”,住進了大慈寺。
進去之後,就不許出門,關押起來,一如囚犯。
一個月之後,各地報告,生員已經齊聚。
於是,張獻忠採取行動了。
“考”了三天,除了十幾名年齡幼小的、張獻忠看著喜歡想留為己用的孩子之外,剩下的一萬七千人,全被張獻忠下令殺了。
其次消滅的是“僧道、醫卜、陰陽諸流,及百工技藝人”,這些人是流民中的精英人物。
沒有人比張獻忠更熟悉農民運動的規律,他知道,農民們是一堆乾透了的柴火,而這些有知識、見多識廣、愛動腦筋的人就是一個個危險的火種。
歷次起事都是由於這些不安分的人振臂一呼,廣大愚民才起而響應。
此等人亦應作為不安定分子,除之而後快。所以,張獻忠亦採取欺騙手法,“託言齋醮,或考試,或興大工之類,至則皆死”。
僅在成都城一地,他就殺死和尚兩千多人。
然而,殺了這些火種,卻沒起多大作用。各地再起義的烈火越燒越旺。
這些四川人,簡直是殺了一百,站起一千,前仆後繼,與他張獻忠為難。
一旦那些從窮山大野裡殺出來的叛亂武裝攻向城市,城裡的居民就迫不及待地裡應外合,群起攻殺守城的張獻忠軍,歡迎那些“再起義”的隊伍。
張獻忠征戰十餘年,從未見過這樣的百姓。在其他各處,百姓對他都是俯首帖耳,戰戰兢兢,唯蜀人“忘恩負義”。
他不解地問部下:“朕得蜀二年,蜀民恩之不附,威之不畏,屢撫屢叛,將若之何?”他忘了,他以前攻破一地,最長不過數月。而今他在四川據守時間如此之長,措施如此之烈,百姓們除了造反,已經沒有任何活下去的希望。
張獻忠分析各地情報,各地城池失守,城裡人民做內應通風報信起了關鍵作用。
這樣一想,他覺得成都城內處處都是危險。從這個城市人民的表情上,張獻忠早已讀出了他們內心的怨恨。
他越想越怕,乾脆從成都城裡搬了出來,住到了當初蜀王在城外的別墅“中園”裡。
丞相汪兆齡摸透了張獻忠的心事,給張獻忠進言說道:“蜀人不知道感恩陛下,也不害怕陛下的威風。這是他們負了陛下,而不是陛下負了他們。既然如此,那不如將他們全部殺死,這樣天下就能安定下來了。”
張獻忠深以為然。
恰值大西次年(公元1645年)四月,大西軍在前線連連失利,齊軍節節進川東,川南又逐漸為南明軍隊攻佔。張獻忠決定,剿滅各地城市人口,以徹底消除內應。
大齊復興元年五月(公元1645年)二十二,張獻忠打算剿洗全城居民。
他事先安排好一個探子大張旗鼓地跑進城來彙報,說敵軍大隊將到,須當操練兵馬,以作禦敵之計。
第二天,張獻忠動員人馬,做出將赴戰場的姿態。他先召集各營軍官,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開了一個會,傳達了“剿洗全城,不留一人”的命令,命令說“成都百姓已暗通敵人,勾引大隊入川,故當剿滅此城居民。爾等各宜秘密準備,不得遺漏軍情”云云。
眾軍官會後回營,預備明日大屠之事。
這時,除了大西官員家屬外,城內居民都已被挨家挨戶搜出,驅趕到成都南門及東門外,開始屠殺。
開始屠殺不久,張獻忠親自率馬隊來到南門外沙壩橋邊,親自觀看屠殺場景。
老百姓一見張獻忠到來,“皆跪伏地下,齊聲悲哭求赦雲:‘大王萬歲!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你百姓,我等未犯國法,何故殺無辜百姓?我等無軍器,乃是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眾無辜小民’”。
張獻忠絲毫不為所動,反而破口大罵四川人忘恩負義,私通敵人,自尋死路。“隨即縱馬躍入人叢,任馬亂跳亂踢,並高聲狂吼:‘該殺該死之反叛。’遂令軍士急速動刑。”
於是數萬士兵齊動手,被殺之人越來越多,呼號之聲越來越稀。最後,舉目四望,只見成都城外的土地完全被屍體覆蓋,“息靜無聲”,“逐處皆屍,河為之塞,不能行船。錦繡蓉城頓成曠野,無人居住。一片荒涼慘象,非筆舌所能形容”
關於張獻忠屠戮成都,史書上記載了一個細節:張屠成都時,天陰欲雨,雷聲大作。
張獻忠“怒指天曰:‘爾放我下界殺人,今又以雷嚇我耶?’用炮還擊之”
張獻忠控制區內的各地城民剿滅淨盡,他又從郊區強迫村民們入城。畢竟,城裡還需要有人為軍隊服務。
雖然花了如許兵力人力來剿城遷人,四川各地也不見平定。在齊軍、南明軍、各地再起義軍的攻勢下,張獻忠屢戰屢敗,接連幾個月沒有打過一個勝仗。
張獻忠挺不住了,他無比懷念當日的流寇生涯。
放棄四川,到他處重新開始,念頭越來越強烈。
然而,又不甘心這樣走,因為實在是太恨四川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