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內心來說,其實也有些矛盾。

作為康熙最信重的臣子,他卻早早成了楚國的內應,這無疑是叛國大罪。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倒是有些希望楚王能將愛新覺羅家的人全部清理乾淨,這樣以後自己也不用面對他們,遭受良心上的折磨。

但如果楚王殺了愛新覺羅一族,他又會生出唇亡齒寒,物傷其類痛苦和不安。

再加上康熙畢竟對自己一家也不薄,他又希望他們能活下來。

一時間這些念頭在腦中交織碰撞,讓他神情不由的有些恍惚起來。

沈墨手中拿著“我孝莊”的親筆信,心中也在快速地權衡著什麼。

布穆布泰在信中先是吹捧了一番沈墨,然後又說大清入關近四十年,的確對中原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一點是不能否認的。而且她也明白了知道,以滿洲數十萬人是無法長久地統治數萬萬之多的華夏百姓的,所以康熙願意主動讓出江山,並且給遼東以及漠北還有西域乃至烏斯藏等在外駐紮的軍隊下詔讓他們投降,好讓楚國更好的接手,不使更多計程車卒和百姓再遭受戰爭的荼毒。

其次,布穆布泰又列舉了康熙的政績,包括平定三藩,維持國內穩定,又在遼東抵擋羅剎人的入侵,還有在草原上遏制準噶爾的擴張等等。

總之,意思是說我愛心覺羅家對華夏也是有功勞的。

第三,布穆布泰還提到了一件事,說是在當年滿清入關之後,許多滿清貴族都不認為或滿清能夠坐穩這華夏江山,所以當時已經做好了隨時返回關外的準備。

因此,滿清提前向關外運送了大量搜刮來的財富物資,其中包括無數的財寶,金銀珠寶字畫瓷器絲綢絹帛等各類值錢的物資。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鐵錠鹽巴糧食布匹乃至各種武器和盔甲等等。

數目之大,難以統計。

這麼做的目的顯然就是為了滿清返回關外去之後依然能夠滋潤的過日子。

這種輸送行為,並非只是一時。而是持續了好幾年,在多爾袞掌權的前幾年每年都會派人帶著一批物資前去關外。

一直持續到順治親政之後,這件事才算是中止。

這些運送到關外的物資和財富都被秘密的藏在了關外的九個地方,而這藏寶的九個地點真正的地點只有皇帝知道。

布穆布泰說康熙願意交出這些物資和財富換取愛新覺羅全族的性命。

只要沈墨饒恕他們,愛新覺羅家願意被貶為庶民,交出一切財產,日後可以自己耕作,養活自己。

沈墨看完這封信,對於“我孝莊”的厲害之處的確有了一些領教,這個老太太的確不一般,既擺出了低姿態,但是又給你講道理,最後又給出了一個讓人難以拒絕的條件。

但是最讓沈墨感到好奇的是,難道《鹿鼎記》上說的關外的鹿鼎上藏寶的事情是真的?

於是他抬起頭看向了明珠,忽然開口問道:“明相國,你們滿洲八旗是不是每一旗都藏著一本《四十二章經》啊?”

明珠聞言一愣,回過神來,一臉茫然。

《四十二章經》,什麼東西?沒聽說過啊。

楚王殿下怎麼忽然對佛經感興趣了?

”殿下,此事臣尚沒有聽說過。殿下若是有興趣,臣回頭查訪一番後再來稟告殿下。”

明珠斟酌了一下後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沈墨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之中說的就是胡扯的,畢竟連明珠這個大清的特務頭子都沒有聽說過,那基本上就是沒有的事。

“罷了,寡人不過隨口一問。你回去告訴那位老太太和康熙,就說本王接受他們的投降。但是具體如何處置他們,還需要仔細斟酌。明日,寡人希望京城的大門和紫禁城的宮門要對寡人大開。你就這樣回去覆命,那位老太太會明白寡人意思的。”

沈墨也沒有再糾結,對明珠說道。

明珠心中忐忑,也不知道這算是完成使命了還是沒有,也不敢多問,行禮告退之後又悄悄地返回了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