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四十二章經?(第2/3頁)
章節報錯
對於他來說,更像是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副本任務,雖然高興,但是卻遠遠打不到欣喜若狂的程度。
沈墨看著有些拘謹的明珠,微微一笑道:“明相國深夜出城見寡人,所為何事?”
明珠恭敬道:“不敢欺瞞殿下,外臣這次前來,是為兩件事。第一是為自己,第二是為愛新覺羅家。”
沈墨哈哈大笑起來,用筷子涮了一塊肉放在明珠眼前的盤子裡,然後道:“明相國倒是坦誠。不過寡人也喜歡跟坦誠的人打交道。明相國之前讓容若公子假死脫身前往衡陽之時,寡人就明白了你棄暗投明的想法。容若公子帶來的禮物寡人也很滿意,這半年來我大楚殿前司在京城也得到了明相國的幫助。京城百姓能有更多人免於挨餓受凍,明相國也是功不可沒。”
“這一樁樁,一件件,寡人都心中有數。寡人一向賞罰分明,絕對不會虧待明相國的。寡人雖然不敢跟唐太宗相媲美,但是也有心效仿唐太宗用人之策。況且,如今旗人在我大楚效力之人也並不少,烏梁海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明相國所求第一件事,想必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明珠心情瞬間放鬆下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他做了這麼多事情,不就是為了在改朝換代之後保全納蘭家,讓納蘭家能夠繼續延續和榮耀下去嗎?
楚王殿下所說的唐太宗用人之策他自然是清楚的。歷史上,唐太宗用人只問才能和忠心,其他的種族出身並不在乎。
所以唐太宗無論是在做秦王的時候還是在當了皇帝之後,麾下胡人出身的臣子和將領也是非常多的。
而大唐更是一個包羅永珍,開放自信的朝代,盛唐氣象哪怕是千年後也讓後人嚮往。
其中自然就少不了這種相容幷蓄的風度。
明珠之前心中雖然相信楚王並非一個心胸狹隘難以容人之人,但是畢竟因為自己的出身,更重要的是自己作為康熙心腹親信的這一個身份,所以心中仍然有所顧慮。
但是此時見到楚王本人,又親口得到了他的承諾,心中的顧慮頃刻間為之消散。
“臣謝主隆恩,殿下如此寬仁厚待,明珠和納蘭家必世世代代效忠殿下,效忠大楚!”
明珠起身後退兩步,跪倒在地慨然說道。
語調甚至有些哽咽,眼眶之中甚至隱隱有淚水湧向出來。
而且剛才還是以外臣自稱,此刻已經以楚國臣子的身份拜見楚王了。
沈墨微微一笑,抬手道:“起來說話,不要動不動下跪。寡人相信你方才的話都是肺腑之言。不過這世上哪有永恆的忠誠。國家強盛,君王英明的時候,大多數的臣子自然都是忠誠的。若是國家衰弱,君王昏庸的時候,臣子們離心離德也是必然之勢。所以,寡人不說未來,只說現在。”
明珠心中一驚,暗道楚王這番話跟太皇太后之前那番話何其相似,果然睿智的人想法都是相通的。
明珠起身躬身道:“殿下睿智豁達,臣萬萬不及。”
沈墨笑笑,從鍋裡夾起一塊涮好的羊肉在料碗裡蘸了蘸,然後放進嘴裡,愜意了舒了一口氣,又道:“第二件事呢?”
明珠急忙起身解開旁邊的錦緞包裹,從其中拿出一個紅色的錦盒,開啟錦盒雙手呈到沈墨面前道:“殿下請過目!”
李彪起身要去接過,顯然是擔心這錦盒裡有什麼機關暗器,卻見沈墨擺擺手,示意不用。
自己親自接過錦盒,拿出裡面的玉璽端詳了一下後笑道:“這是康熙的寶璽啊?寡人還以為是傳國玉璽呢?”
明珠賠笑道:“殿下,聽說那傳國玉璽在元朝滅亡之後,跟著北元餘孽遠走大漠,至此再無訊息。”
沈墨點頭道:“此事寡人也曾聽人說過。康熙讓你送這寶璽前來,是要向寡人投降乞活的嗎?”
明珠道:“康熙如今已經病重,宮中之事全部由太皇太后代為主持打理。這寶璽就是太皇太后交給臣,讓臣交給殿下的。這裡還有一封太皇太后給殿下的信,請殿下過目。”
沈墨接過明珠呈上的信,看見信封上面寫著“楚王親啟”,落款則是“大清太皇太后布穆布泰”。
小楷字型,圓潤之中帶著稜角,不似女子字型,倒是頗有男子之風。
沈墨暗暗點頭,開啟信封快速看完,沉吟起來。
明珠心中忐忑,一言不發,靜靜地等待著。
楚王一念之間,就能決定愛新覺羅家所有人的命運,是成千上萬的人頭落地,還是苟全性命存活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