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洛比起戴文勝的縝密,行事則更加的大膽狠辣。

他帶著相當多的精幹人手來到江南,就是要在江南迅速開啟局面,將殿前司的情報網快速建立起來,為日後楚國收復江南做好鋪墊。

鋪設情報網是一項很費心思的任務,陳家洛雖然能夠勝任,但是總覺得有些枯燥。

這次他來到杭州,同時也肩負著要將投降了楚國的原清廷江西巡撫俞震華的家人要接到南昌的重要任務。

經過十幾日的奔波聯絡,俞震華的家人已經相信了他們的身份,並且同意了搬到南昌。

只是因為俞震華的家人們散佈各處,要想湊到一起並不是那麼容易。

而且這些人還需要處理一些家產田地等。都需要時間。所以並沒有很快地離開杭州。

而浙江此時還在清廷的勢力範圍內,負責這一邊的內務府人馬乘船從天津直接沿著大運河就到了杭州,一路上有沒有耽擱,所以速度來得很快。

當陳家洛從線人口中得到訊息後,確認了這批不速之客的身份以及目的之後,立刻做出了一個判斷。

俞震華的家人要想順利撤離,顯然是不太可能了。

此時浙江依然掌握在清廷手中,所以要想不驚動當地官府繼續將俞震華的家人帶離杭州那是不太現實。

所以要想順利完成任務,只能兵行險招。

陳家洛從重重跡象上分析,這批清廷內務府的人手顯然不太想驚動當地官府。

或者說他們不願意在成功抓到俞震華的家人之前知會當地官府,顯然是擔心當地衙門裡有人會給俞震華的家人報信。

畢竟俞震華在杭州也為官多年,又當過巡撫,交際廣泛。杭州當地必然有不少人跟他相識相交。

一旦訊息走漏,讓任務失敗,他們這些人回去都要掉腦袋的。

所以他們打算突襲,等到將俞震華的家人全部拿到手中之後再通知當地官府配合,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陳家洛敏銳地分析出了敵人的這個意圖,於是打算將計就計,不僅要順利借走俞震華的家人,而且還要一舉殲滅這支滿清內務府的人手。

要知道,殿前司另一位指揮副使賀希寧在他來杭州的時候也帶著另外一隊人馬去了福建。

因為福建和江南一樣都是楚國下一步要重點攻略的地盤,所以戴文勝將自己的兩個左膀右臂都派了出去打前站。

賀希寧能成為指揮副使,能力自然不會弱於他陳家洛。

陳家洛自然不希望被賀希寧先奪頭功,所以他策劃了一個非常大膽看起來非常冒險但是細想又非常可行的計劃。

首先,陳家洛派人散佈謠言。

謠言的大概內容就是隨著江西的失守,楚軍節節勝利,兵鋒直指南京,江蘇浙江的官場上已經人心浮動,許多官員都開始紛紛暗中向楚國拋媚眼,想要為自己尋找一條後路。

杭州的官員們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杭州知府以及杭州綠營總兵等主要文武官員更是殷切,小動作很是頻繁。

這嚴格說起來也不算是完全的謠言,因為的確有這種現象存在。

只不過是情形並沒有這麼誇張而已。

但是謠言本來就不是完全的憑空捏造,而是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誇張或者扭曲,做到真真假假,真假難辨的效果,這樣傳播起來自然可信度就高了許多。

這個訊息在經過殿前司收買的線人們以各種渠道各種口吻傳播出去後,效果很是明顯。

本就對杭州當地官員不太信任的內務府密探們在得知這些訊息後更堅定了不事先通知當地官府的決定。

這也是陳家洛為了以防萬一提前下的一步棋。

第二點,為了吸引這些內務府密探主動入轂,早點行動、陳家洛安排俞震華的家人以給俞震華六十六歲的老母親祝壽的明一直將散佈在外面的主要家人們召回俞家老宅給老太太賀壽。

內務府的密探肯定希望能夠將俞家人一網打盡,一個不落的帶回京城。

所以一旦這些俞家人同時回到老宅,內務府的密探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一網打盡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