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華丟了江西,這個時候俞家還要為其母賀壽,這件事本身就透著一股子古怪,非常的不符合常理。

帶隊南下杭州的這支內務府隊伍的首領黃榮生自然察覺到了這一點。

但是黃榮生在分析後判斷這是俞家要掩人耳目,以為俞母祝壽的名義將家人召回,然後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黃榮生並不認為會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因為俞家此時顯然已經是驚弓之鳥,待宰的羔羊,案板上的肉,一旦內務府動手,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做出這樣的判斷,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江南地區目前還算是牢牢地掌握在清廷手中。

即使黃榮生不信任杭州當地的官員,但是也只是擔心他們會走漏風聲,而不是覺得這些官員們會幫助俞家人脫逃。

因為這在邏輯上完全說不通。

做出這個判斷之後,黃榮生也決定來一個將計就計,下令放棄對俞家在外人員的的暗中攔截,打算讓他們全部返回俞家祖宅後來個一網打盡。

而另一邊,楚國殿前司指揮副使陳家洛在說服俞家主事之人之後,派遣精幹人手扮作俞家僕人家丁跟隨返回祖宅的俞家人堂而皇之的進入了俞家祖宅之中埋伏。

就這樣,殿前司順利地將大量精幹人手送進了俞家祖宅之中。

除此之外,陳家洛還在俞家祖宅外圍安排了足夠人手進行策應。

計劃進行的很順利。

俞家人在接到要為為俞母賀壽的訊息後紛紛從各地返回杭州祖宅,整個俞家祖宅也是張燈結綵一片熱鬧景象,外界都以為這是真的要給俞母賀壽。

但是奇怪的是,這一次賀壽俞家只是內部設宴,並沒有邀請外界賓客。

對此, 外界猜測的理由是俞震華在江西打了敗仗被楚軍俘虜, 所以俞家此時不宜高調。

關於俞震華的事情,清廷一來是擔心引起人心動盪,二來也是面上無光,所以並沒有大肆宣揚俞震華是主動勾結楚國, 只是語焉不詳的說是俞震華誤國。

所以外界都猜測是俞震華打了敗仗。

這也是內務府此次秘密抓捕俞家人一個重要原因。

一切進展的很順利, 雙方都很默契地在俞母大壽之前保持了安靜。

雙方都把自己當做了獵人,都打算等到最合適的時候出手。

只是彼此狩獵的物件卻是不同, 清廷內務府的人以為他們這次面對的目標只是俞家人, 根本不知道楚國殿前司的存在。

而殿前司卻對自己這次的對手是一清二楚。

這一波,黃榮生在第五層, 而陳家洛卻在大氣層俯瞰著他。

很快就到了俞母大壽當日, 俞家人關著門在祖宅裡低調地位俞母祝壽之時,正在滿堂兒孫跪在地上輪流上前為俞母賀壽之時,黃榮生帶著自己的手下破門而入,將俞家眾人團團圍住, 然後宣讀了康熙的旨意, 說俞震華叛國投敵, 皇帝下旨捉拿俞家老小進京。

根據黃榮生以往的經驗, 一旦俞家人知道俞震華的罪名之後, 必然會驚慌失措, 亂成一團。

那些下人們很快就會成鳥獸散, 四散奔逃。

然後只剩下俞家人就會毫無反抗地被他們押解上京。

可是沒想到他宣讀完聖旨之後, 卻沒有從俞家人臉上看到驚慌失措的神情, 反而所有人像是鬆了一口氣似的,互相對視一眼齊齊往後退了一步, 聚成了一團。

而那些在他預想之中本應該作鳥獸散的俞家僕人們不僅沒有逃散,反而齊齊上前一步擋在了俞家眾人的身前, 並且臉上還帶著一絲隱隱嘲諷之意。

黃榮生察覺到了不對勁,可是他卻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

本來他不想大動干戈, 但是看著這些表現極其反常俞家下人,黃榮生還是果斷下達了格殺勿論的命令。

雖然不知道俞家用什麼辦法讓這些下人竟然如此悍不畏死地護著主人, 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

對於所有阻礙他們完成皇命的人, 只有死路一條。

內務府的人馬很快亮出了獠牙向著那些俞家“僕人”撲殺過去,本以為他們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卻沒想到剛一交手就知道他們面對的是一群虎狼。

內務府的人手用的還是匕首短刀甚至手弩這些適合近距離搏殺的冷兵器,在他們揮舞著冷兵器衝上去的時候, 對面的俞家“僕人”們卻從紛紛撩開衣襟,從腰間拔出兩把造型其他的手銃對準了他們。

數十支手銃齊齊發射, 整個俞家祖宅的大院裡瞬間白煙瀰漫。

看到那些手銃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人手中時, 黃榮生瞬間面色大變,知道自己中了別人的算計,毫不猶豫地轉身就向大門口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