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手雷採用的延時引信和碰撞引信兩種,現在的手雷則依然需要用火摺子點燃後再扔出去,進攻效率上更繁瑣。

火藥依然還是黑火藥,爆炸威力自然也遠不如後世的無煙火藥。

沈墨看了一下價格,倒是跟之前的陶瓷手雷沒有多少變化,也是鬆了一口氣。

不過從體積上來看,倒是比原來的陶瓷手雷要小了不少,這樣更加方便攜帶,士兵在作戰的時候也能攜帶更多。

此時的歐洲戰場上,手雷在戰爭中已經普遍出現了,通常稱為手榴彈。

因為這時候的手榴彈外形和裡面的碎片類似石榴和石榴仔,所以得名。

看完槍炮鑄造廠,沈墨又點開了兵工廠的選單。

兵工廠是用來升級研發各種新技術的。

人家的研發是靠專業人才嘔心瀝血逐步實驗,一點一點摸索進行的。

每一次進步都要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可以說是步履維艱。

但是沈墨這裡的軍工技術升級完全是氪金升級。

只要資金到位,小手輕輕那麼一點,短短數日就能完成武器的更新迭代,簡直不要太快。

沈墨覺得這樣才合理,畢竟對於一個從熱兵器高度發達的時代穿越過來的人,還要用一些軍事博物館裡都不一定能找到的武器,那簡直就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我見過真正的神器,你卻還要用一個燒火棍來糊弄我,那就太不友好了。

所以對於這次升級後兵工廠的變化充滿了期待。

首先點亮的第一個可研發技術就是來復槍。

這讓沈墨眼前一亮。

以前的老電影裡經常出現來復槍這個名字,很多人不明所以。

其實來複是英文單詞裡膛線的意思。所謂來復槍,就是擁有膛線的火槍。

直接可以理解為線膛槍。

一切擁有膛線的火槍都可以成為來復槍。

膛線的好處不用細說,可以讓火槍射的更遠,更準,穿透力更強。

相比較滑膛槍來說,線膛槍可以說是火槍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比如沈墨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系統給配備的新手禮包裡的的米尼步槍就屬於線膛槍。

程凱他們這批民兵當初出來的時候用的火槍也是米尼步槍。

米尼槍相比較滑膛槍來說擁有許多的優點,比如裝填流程更方便,射程更遠,穿透力更強,也更精準。

但是卻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因為還要使用前裝的裝填方式,因為膛線的緣故,還必須使用錘子將子彈往槍管裡砸進去,這樣的裝填速度在戰場上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試想一下,雙方軍隊面對面站著準備排隊槍斃,人家使用滑膛槍的已經裝填完畢,舉起槍口對準了你。

可是你還在低著頭吭哧吭哧地再用手中的雷神小錘子往你的米尼步槍槍管裡砸子彈。

好不容易砸進去了,結果還沒來得及開槍,對方的鉛彈已經呼嘯而至,將你打成了麻子臉。

所以歷史上米尼步槍也只是曇花一現。

當時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軍隊依然更願意使用滑膛槍,線膛槍的境地彼時是有點尷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