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

沈墨想到這一點,心滿意足。

再往下看,馬炮!

馬炮,顧名思義就是馬能拉著跑的火炮。

現有的火炮都比較笨重,行動緩慢,就算是目前最輕的鷹炮也得兩匹馬拉著前行。

但是看下面的備註說明,這個馬炮重量比鷹炮重量輕了很多,只需要一匹馬就能拉著快速跑。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終於有了可以伴隨著軍隊快速反應的火炮了。

如果以後打到了一馬平川的北方,需要大規模騎兵作戰的時候,給騎兵配備上大量這種馬炮,只要不是那大城池,對於一些小城池騎兵也具備了攻城能力。

在遇到敵人步兵結陣的時候,不用再使用騎兵強行衝陣了,先先給一陣炮擊再說。

況且,當然,減輕了重量,增強了便捷性,馬炮比起鷹炮來則是犧牲了一部分射程和威力。

但是沒有完美的武器,總要取捨的。

不過這種馬炮配備的既有殺傷人員的開花彈,也有用來攻堅的實心彈,裝填的火藥分量不同罷了。

這就足夠讓人滿意了。

除了新出現的這兩種火炮,原來的鷹炮和長重炮也出現了升級選項。

鷹炮可以升級為野戰炮,升級後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同樣可以發射開花彈。

野戰炮其實屬於一種榴彈炮,炮管略短,彈道彎曲,適合打擊隱蔽物後面的敵人和工事。

長重炮可以升級成加農炮,炮管更長,彈道平直,主要用來對建築物和敵人工事進行打擊。

比如反坦克炮,坦克炮乃至防空的高射炮乃至艦炮這些都屬於加農炮的範圍。

加農這個英文單詞的原意就是“管子”,表明了加農炮的主要特點就是炮管較長。

二戰期間最著名的加農炮就是德國人的88炮。

這玩意本來是德國人用來打飛機的高射炮,但是在本職工作上名不見經傳,卻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被德軍士兵發現用來打坦克效果卻是出奇的好。

因為這種炮的炮彈擊穿坦克的時候會發出類似於罐頭盒子被猛然開啟的聲音,所以被士兵們起了一個開罐器的稱號。

可以說88炮是二戰期間最成功的火炮系統了。

前世沈墨在玩遊戲《英雄連》的時候最喜歡用88炮暴虐米軍的謝爾曼了,簡直一炮一個,最多兩炮一個。看著米軍的謝爾曼在一聲炮響後變成了一堆廢鐵,簡直不要不爽。

當然,對付謝爾曼效果不錯,用來對付米軍的潘興重型坦克就有點費勁了。

除了火炮升級之外,擲彈兵使用的陶瓷小炸彈也出現了升級選項。

原本的小炸彈是以陶瓷作為主要材料,升級以後就變成了以生鐵為主要材料。

這樣一來,生鐵鑄造的外殼上就能預留更多的預支碎片了,在爆炸的時候殺傷力和殺傷範圍就更大了。

其實鐵製手雷並不算是什麼新鮮武器,早在十三時機,元末戰爭中就出現了這玩意。

後來明軍當中也配備了不少,全火器的明軍神機營之中裝備了不少,俗名稱呼“萬人敵”。

跟後世的手榴彈手雷已經非常接近了,只是引爆的方式以及火藥的威力比不上現代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