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說起來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就跟德國那位小鬍子一樣,喜歡自己親自設計衣服。

朱元璋除了親自設計皇帝皇室乃至官員貴族的衣服,甚至連三教九流的百姓穿的衣服都給設計出來,並且頒行天下,要百姓照著穿戴。

只是前期執行的還行,到了後期就名存實亡了。

衣服都開始隨意穿戴了,別說商人隨便穿著絲綢招搖過市,就是一個小小的九品武官都能給自己胸前繡個麒麟公然亮相。

穿衣打扮這種事情真的沒必要規定的太過死板。

在沈墨看來,只要你不穿著黃袍和具有明顯特徵的皇室衣冠或者官袍招搖過市,愛穿啥穿啥。

小鬍子元首也很厲害,畢竟是美術生出身,給德軍設計的軍服真的很帥,被稱為而戰期間最帥的軍服,也算是名副其實。

而且,事實上也有很多德國的年輕人當年就是因為喜歡德軍的軍裝而從軍的。

一套帥氣的軍裝的確能夠士兵帶來榮耀感。

所以PLA歷史上也進行過數次軍服款式的改進更換,軍人們是越來越帥氣了。

其實要是真的按照明朝皇帝的衣服來給沈墨整上全套的話,那他的衣服至少也在二十套往上了。

這裡指的是正式的各種皇帝冠服,私下裡那些居家穿的根本不上算。

既然國君衣服都這麼多,作為國君夫人,姜寒酥的正式的衣服也不少,也有五六套。

至於白映波和雷九妹兩個小妾,現在雖然是如夫人,不算什麼正式名分,但是兩個人也都各自做了兩套正式的衣服。

陳氏也不能少,好歹也是國君的泰水大人。

在沈墨出征的時候,禮部也派了女官去府上教導幾人立國大典的時候流程和禮儀。

當然了,禮部的女官也是匆忙上任,也沒什麼經驗,所以去了之後跟三女一起研究敲定。

雖然有王夫之這個對明史很有研究的大儒牽頭,這次立國大典的主要流程也是參考明朝皇帝即位開國的流程。

但是很多細節上也是要自己摸索。

除了國君和國君夫人內眷等人府袍服衣冠,官員們的官服本來也打算參考明朝官員的官服。

如果按照老朱頒佈的官員袍服來製作的話,光是官員的正式衣服就有朝服祭服、公服和常服以及燕居服,還有賜服等五六種。

但是一來如果全部配齊,耗費太大,而且人手上時間上都很緊張,所以最後沈墨拍板官員們每人先只做一套常服。

而且都是七品以上的,七品一下的官吏暫時還顧不上。

畢竟國家初立,百廢待興,很多方面都不完善,沒必要搞的太複雜。

官員常服顏色款式也主要參考明朝的,拿來主義最省事,而且還有繼承華夏正統的意思。

明初常服與公服都是烏紗帽、團領衫、束帶。

洪武六年規定一、二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彩繡;

三至五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六至九品用雜色文綺、綾羅。

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

文官一品緋袍,繡仙鶴;

二品緋袍,繡錦雞;

三品緋袍,繡孔雀;

四品緋袍,繡雲雁;